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成立14周年 助力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查股网  2024-02-08 19:09  兴业银行(601166)个股分析

转自:新华财经

2月9日,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成立14周年,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各类信贷资金6972亿元,助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该行2010年2月10日正式对外营业,是兴业银行在内蒙古的省级管理行,是内蒙古第5家入驻的股份制银行。截至2023年末,分行下辖包头、鄂尔多斯、赤峰3家二级分行,40家分支机构,业务范围覆盖全区12盟市,分行各项存款余额772.7亿元,较上年增长43.9亿元。分行各项贷款余额540.4亿元,较上年增长24.4亿元,服务实体企业近2.3万户,服务个人客户超211万人。

扎根祖国北疆 争当金融服务“主力军”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坚定不移地走“区域+行业”特色经营之路,助力自治区“五大任务”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是服务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2023年分行累计投放新能源项目贷款20.1亿元,申请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19.3亿元。助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年内落地全国首个跨省特高压外送配套共享储能电站。助力自治区能源保供,2023年累计向煤电行业投放55.6亿元。同时,助力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抓住总行矿业权出让金贷款专属产品发布窗口期,成功落地全行首批矿业权出让金贷款。

二是服务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围绕自治区作为国家“粮仓”“奶罐”“肉库”的定位,通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截至2023年末,分行涉农贷款余额161.1亿元,较上年增幅44%。以“奶业振兴”为例,分行针对奶牛养殖社会化牧场首家创设“先贷后押”模式,解决购牛难问题,先后创设“兴牧贷”“经营兴闪贷-牧场专属”“兴享贷”“兴速贷(畜牧业专属)”等系列产品。截至2023年末,通过上述融资产品已累计为44个牧场投放11.1亿元(其中2023当年累计投放6.7亿元)。

三是服务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2023年,分行联合兴业研究成功举办金融助力内蒙古“五大任务”发展研讨会,从金融视角赋能产业发展。聚焦包头市“全国林草碳汇试点示范城市”,与兴业研究、包头市林草局共同召开林草碳汇交流座谈会。同时,创新绿色融资模式,年内成功落地全区首笔“节水贷”。

四是服务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截至2023年末,分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59.5亿元,较上年增幅14.5%。全年累计开展宣教活动410场,制作宣教作品500余篇。同时,助力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辅导11家法人机构发行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114亿元。

五是服务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该行2023年联合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呼和浩特综保区、鄂尔多斯综保区等,开展10余次座谈会,共同研究探讨口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及智能化改造、口岸外贸企业发展等议题。2023年累计辅导口岸专项债项目7个,金额3亿元;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26亿元,连续两年实现业务量翻番。

践行国之大者 全力写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方面,分行认真落实自治区“科技兴蒙”相关举措,推动实施重点领域科创客群服务,全力支持科技强企、科技强区。截至2023年末,分行中小科创企业贷款余额13.5亿元,较上年增长4.5亿元,增幅49.3%。

绿色金融方面,分行发挥主流银行的责任担当,用绿色金融之笔,绘就北疆亮丽画卷。截至2023年末,分行绿色融资余额258.3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128.6亿元,较上年增长18.1亿元;碳减排贷款达到23.3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围绕自治区能源、冶金、农牧等支柱产业,聚链成势,做大做深普惠客群。截至2023年末,分行普惠贷款余额26.7亿元,较上年增长7.1亿元,增幅36%。此外,加快数字化产品推广应用,有效解决普惠小微企业“短、频、急”融资需求,截至2023年末,分行线上融资业务余额6.4亿元,较上年增长3.1亿元,增幅95.7%。

养老金融方面,分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持续提升网点软硬件的适老服务水平。此外,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的商业银行之一,搭建了全链路、一站式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实现从“账户”到“产品”,再到“规划”和“服务”的全方位配置。截至2023年末,分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近4.6万户,居市场前列。

数字金融方面,分行持续发力兴业普惠、兴业管家、兴业生活、钱大掌柜、银银平台“五大线上平台”,将金融服务融入自治区更多生产生活场景。另一方面,持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2023年受理创新项目24项,自主研发比例为66.7%,其中包括代发工资、公共事业、资金监管、场景生态、线上融资、收单、公积金等领域,共计16项。(蔡博腾 杨启)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