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公司独立董事张学文:贯彻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查股网  2024-11-15 20:17  兴业银行(601166)个股分析

转自: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兴业银行公司独立董事 张学文

  今年年初,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建房〔2024〕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发布以来,各商业银行认真贯彻、积极响应相关政策,房地产融资快速增长,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房地产市场逐步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然而,化解多年累积的房地产风险是一个长期过程,协调机制亦需持续推进。参与各方,特别是商业银行能否持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是打好保交房攻坚战的关键。因此,提升商业银行的认识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贯彻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既是落实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要求,也符合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一、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政策设计符合商业银行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原则

  《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正式建立。该机制旨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促进房地产融资的合理增长,推动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转变,化解房地产存量风险,打赢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协调机制短期有助于解决房企资金短缺问题,中期有助于保护购房者权益,长期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住建部等部委相继出台支持房地产发展的一揽子重磅政策,特别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等政策组合拳的发布,进一步降低了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这是顺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变而作出的重要调整,对房地产市场探底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述系列政策着力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有利于有序推进保交房工作,保障老百姓顺利住进新房;同时,相关政策设计也贯彻了商业银行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原则,符合商业银行自身利益。商业银行可以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评估项目融资需求,独立评审、自主决策,从实质上有效化解风险,充分保障和兼顾各方权益。

二、房地产行业与商业银行休戚与共,救房地产就是救自己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密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半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重超过20%,且房地产上下游相关产业众多,实际影响更甚。在此基础上,由于房地产相关贷款大部分为抵押贷款,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抵押物中,房地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果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抵押物价值缩水,将导致银行业面临更大风险。因此,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的房地产风险若无法得到妥善化解,将可能引发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为推动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强调以项目为中心、资金跟着项目走,强化项目与房地产企业的风险隔离、预售资金监管以及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有利于保障银行信贷的本息安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更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通过参与协调机制,商业银行一是可以更好地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持续优化完善开发贷款管理流程,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二是可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大对优质房地产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可以加强风险管理,通过封闭运作严格把控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三、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将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由增量市场转向增量与存量并重。长期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新的业务机会和增长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房地产仍将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仍将是商业银行重要的金融服务对象。健康平稳的房地产业,不仅可以成为银行管控风险的压舱石,还将是银行新增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为房地产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商业银行作为协调机制的重要参与者,应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以及与自身发展的相关性,将其作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切实做好符合条件项目的“应贷尽贷”与资金拨付的“能早尽早”。政府、金融机构和房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房地产新模式平稳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稳中向好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