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推动养老金融“三大领域”协同发展
■本报记者 陈衍水
兴业银行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秉持“金融为民”理念,全力做好养老金融服务。以提高金融对养老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为方向,该行不断推进养老金融组织、产品、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持续推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协同发展,助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截至今年1月末,兴业银行服务50岁及以上个人客户超2700万户,管理综合金融资产逾1.93万亿元,持续为养老金融增色添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开展养老金金融业务
助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兴业银行着力构建以社保卡为载体的社保服务体系,截至今年1月末,29家分行在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发行社保卡。2023年,兴业银行创新开发金融社保卡综合管理系统,支持联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保卡平台实现“跨省通办”,进一步为社保卡服务注入数字动能。
依托金融科技支持,兴业银行开展包括补充养老计划、薪酬延付计划、员工储蓄计划、激励留才计划、利润分享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在内的薪酬福利类年金业务,为众多企业提供“账户管理、受托管理、托管和投资管理”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起正式启动,在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已超过两年,并于2024年底全面实施。其间,兴业银行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与政策试点,在福建省开展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试点、代理销售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同时,该行以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需求为中心,持续做好产品设计,打造参与方式灵活的普惠型拳头产品,引入代销各类个人养老金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矩阵。
推进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
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
早在2012年,兴业银行就推出“安愉人生”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多年来,该行稳扎稳打、持续推进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工作,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现已搭建起以“养老保障、薪酬规划、增值权益、活动平台”为支撑的“安愉人生”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兴业银行不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持续提升居民养老领域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2013年推出中老年客户专属借记卡——安愉卡,为老年客户提供多种专属权益,截至今年1月末,已累计发卡216万张。10余年来,兴业银行持续探索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推出安愉储蓄、安愉信托等适老化产品,其中,安愉储蓄产品规模达350亿元。与此同时,该行同步做好养老金融产品专业化运营,发挥集团经营优势,积极推动理财、基金等养老产品创新。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通过搭建老年客户活动平台,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通过改造物理网点,该行致力于为老年群体搭建集学习、交流、休闲于一体的平台,已在上海、福建福州、福建厦门、浙江杭州、四川成都等地30余家分行成立“安愉人生”俱乐部,定期开展才艺比赛、旅游参观等多种文体活动,深受老年群体欢迎。同时,该行持续与各地街道、社区、老年大学联动共享合作资源,组织联谊、讲座等公益活动,不断营造孝老敬老社会氛围。
围绕银发经济发展需要
加快养老产业金融业务发展
养老产业金融是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养老产业金融既是商业银行服务大局之责,也是优化自身之需。
近年来,兴业银行根据养老产业发展需要进行规划,建立健全涵盖研究、考核、人才、产品、生态、品牌的养老产业金融体系,制定兴业银行养老产业金融业务属性认定标准,对不同类型养老企业给予多样化融资支持。截至今年1月末,该行养老产业客户超4万户,养老融资余额超1000亿元。
围绕服务养老产业发展,兴业银行结合养老产业特点及新型养老消费业态,积极开展养老产业研究,为各类主体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全社会把握养老产业市场机遇“破题开路”。该行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为养老产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并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吸引耐心资本投资养老产业;构建基于养老产业链的客户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大符合养老跨生命周期需求的差异化金融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客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构建金融与养老、医疗、护理、康复等机构合作的“金融+”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深化政银合作,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赋能地方及企业养老服务平台,全力打造链条式养老产业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