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擦亮福农优品“金色招牌”
■本报记者 陈衍水
近期,由福建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妇联主办,兴业银行协办的2025年“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活动暨“为‘荷’而来建莲文化旅游活动”在福建三明市建宁县隆重启动。活动旨在开展系列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助力挖掘乡村特色资源,通过网络直播赋能乡村振兴。
启动仪式上,在万亩荷塘环绕下,福建电商助农联盟成立,金融机构签署《金融助农行动书》,还有非遗漆扇、“寻找最美荷花仙子”……众多网络主播和媒体代表深入福建金牌旅游村、一品一村示范地,以网络直播汇聚力量,推动福建好山好水好物走向全国,带热“福农优品”。
活动现场,众多达人和主播在特色农产品展位前驻足,对种子、莲子、黄桃、银耳、茶叶、灵芝等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在这些展品中,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展位上的几包种子特别引人注目。
“这些种子来自福建省泓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杂交水稻种子。”兴业银行三明分行金融特派员秦泓向主播们介绍,“建宁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全国每10粒杂交稻种中就有1粒来自建宁。”
泓源农业是建宁制种产业的领军企业。创始人江南春,作为建宁本地人,已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领域深耕20余年。
制种行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关键生长期的微小温度变化就可能影响产量。厂房建设、新品种研发、种子培育等环节都离不开金融支持。作为金融特派员,秦泓主动上门向企业介绍福建省大力推广的“乡村振兴贷”产品,积极帮助企业对接政府惠企政策。经过对企业资金需求及长远规划的综合考察,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50万元,解除了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
“乡村企业可以通过手机在‘金服云平台’发起申请,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审核资质后,公布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秦泓在活动现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银行据此发放的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农户农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活动期间,记者还参观了永安市绿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大棚,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全国劳动模范”张仕滨。他弯着腰向记者展示着饱满多汁的葡萄。
“这70亩葡萄基地,预计一年能产出10万多斤葡萄。”张仕滨自2007年就与家乡的蔬菜瓜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要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成为‘新农资’。”他强调,在他的案头,有一本写满了农业数字化改造规划的笔记本。
“农产品不仅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除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外,张仕滨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关键问题。得知“福农优品”活动将成立电商助农联盟,张仕滨感到非常高兴。如今,张仕滨带领公司开拓了蔬菜、水果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多项业务。
据悉,2023年8月,兴业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建立了金融特派员工作制度,让金融特派员担任政府的金融顾问、企业的财务顾问。目前,兴业银行已组建了一支超过1800人的“金融特派员”专业队伍,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深入园区、社区、乡村,搭建起与区县工作专班、企业及群众之间的桥梁,第一时间普及政策,传递兴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各项措施,为客户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