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增一降!北京银行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 数字化转型赋能积聚新质生产力
4月11日,北京银行正式对外发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7.11亿元,同比增长0.66%;归母净利润256.24亿元,同比增长3.49%。
近年来,北京银行不断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持续深化零售转型,零售业务营收贡献增强,资产质量趋势向好。2023年,在上年各项经营指标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北京银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良好势头,实现了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纳税额、拨备覆盖率以及不良贷款率的“五增一降”,向市场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成色十足”的业绩答卷。
与此同时,业内多位分析师认为,北京银行后续零售转型效能有望持续释放,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提升。同时,该行分红比例常年保持在30%以上,高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水平,对于追求长期绝对回报的投资者有吸引力。基于上述种种,多家券商机构对北京银行维持了“增持”评级。
五增一降,北京银行2023年多项业绩数据亮眼
过去一年,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营收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承压等多重压力。在多重压力下,北京银行仍保持较强的增长韧性,持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经营质效持续保持上市银行较好水平。
整体来看,2023年北京银行资产规模持续保持着两位数增长,稳居城商行首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65%;负债总额 3.4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15%。
业绩表现方面,2023年北京银行盈利能力保持稳健,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全年营业收入667.11亿元,同比增长0.6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24亿元,同比增长3.4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06元,同比增长3.92%。
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北京银行资产质量也在持续改善,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为业务发展提供了空间。数据显示,2023年末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1.32%,较年初下降1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实现下降;同时,拨备覆盖率216.78%,较年初增加6.74个百分点。据监管披露,同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及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9%、205.14%,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及拨备覆盖率指标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同时,2023年,北京银行持续强化“首都银行”服务定位,紧跟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打造“丰收工程”,构建“三横一纵”协同贯通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各区域分支机构创新发展、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据悉,北京银行为北京市区两级重点项目、“3个100”重点项目授信超400亿元;向“23·7”特大暴雨灾害受灾区域发放贷款超6亿元,减费让利765万元;市属国企一二级子公司合作率较年初提升2.25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北京地区人民币存贷款余额2.91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亿元,平均增速13.4%,规模、增量、平均增速均排名市管金融企业首位。在京纳税93亿元,同比增长1.8%。
各项业务量质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变,数字化转型被看作银行业未来竞争的关键变量,行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
2023年是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过去一年间,北京银行打赢了数字化转型的首个“三大战役”,完成统一数据底座、统一金融操作系统、统一风控平台建成,并乘势启动以“大零售-大运营-大科技”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新三大战役”。与此同时,北京银行与头部企业联合成立“金融智能化创新实验室”,积极培育“大模型+小模型”驱动的新一代金融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前瞻打造“AI驱动的商业银行”。年报显示,2023年,北京银行信息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5%,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加速培育数字时代变革创新的新质生产力。
在北京银行看来,无论数字时代生产力质态如何演变,“以客户为中心”的根本导向始终不变。离客户和用户越近,数字化转型成效越显著。2023年,北京银行坚持以数字化为牵引,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项业务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零售业务方面,该行坚持以数字化转型统领零售业务转型,完成零售条线组织架构调整,构建“1+4”零售新架构,打造CPCT2R(客户、产品、渠道、队伍、技术、风控)一体化经营新模式。截至2023年末,零售业务营收243.90亿元,同比增长10.21%;零售AUM达10,365.26亿元,较年初增长6.32%;零售信贷余额达6,989.01亿元,较年初增长9.84%,余额排名保持城商行第一。同时,发布手机银行APP8.0、信用卡“掌上京彩”APP7.0,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到1,585万户,信用卡客户数564万户。
公司业务方面,该行以客群建设、特色金融、产品服务为切入点,注入转型发展新动能,立足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提升数字化、一体化、综合化服务能力。公司存贷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公司存款日均规模突破 1.4 万亿元,较年初增 1,233 亿元,增量超上年全年 288 亿元。人民币公司贷款(不含贴现)规模突破 1.1 万亿元,较年初增 1,684 亿元,为上年增量 2.4 倍。
同时,金融市场业务持续深化产品创新,业务转型成效显著,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末,金融市场管理业务规模达3.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46%,货币市场交易量持续处于市场第一梯队。票据业务交易量同比增长132%,同业借款交易量同比增长54%,同业借款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1%。托管资产规模1.61万亿元,增速53.74%,首发公募基金托管规模处于城商行第一梯队。
聚焦科创领域,以金融活水培育新质生产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质生产力企业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以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等领域小微企业,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
对此,北京银行把服务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着力点,聚焦科技创新领域,持续深耕科技金融。一方面,完善科技金融专营体制建设,新增16家科技特色支行,总分支联动,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平台的价值共创作用,助力科技企业构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京行“朋友圈”;另一方面,完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针对优质科技企业,推出“创新积分贷”等特色产品,持续打磨全方位、立体化、全周期产品矩阵,助力更多科技企业发展。截至2023年末,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2592.36亿元,较年初增644.66亿元,增幅33.10%。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聚焦“专精特新”领域,提出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金融力量。2023年,北京银行升级设立 14 家“专精特新”支行,打磨全方位立体化产品矩阵,满足“专精特新”企业各类场景的金融需求。推出自动测额、线上操作、随借随还的“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用贷款产品“领航e贷”;针对“金种子”企业推出线上产品“金粒e贷”和线下产品“金粒贷”;深化与PE、VC机构合作,针对获得股权投资的企业推出专属产品“联创e贷”;发布“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保险护航计划,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属综合服务方案。
据了解,2023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发布了《“专精特新·千亿行动”工作方案》,力争到2025年“专精特新”贷款规模突破1000亿元、授信户数突破1万户。截至2023年末,北京银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近1.3万户,较年初增长12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729亿元,较年初增长187%。
展望2024年,外部环境依然充满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但同时,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打开银行业务增长新空间。北京银行表示,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机遇,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