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不良率0.80%创历史新低
本报记者 李婷
近日,厦门银行披露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该行延续稳健经营态势,资产质量持续提优。
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增长3.60%;实现非利息净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24.02%,营收结构进一步优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8亿元,同比增长15.9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6.14%、0.41%,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0.56个百分点、0.0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长期以来,良好的风险管理以及优异的资产质量是厦门银行的一张亮丽名片。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09亿元,不良贷款率0.80%,较上年末下降了0.06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为1.17%,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其中,对公贷款(不含票据贴现)的不良率为1.18%,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率为0.50%,在市场上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质量相关指标全面优化。
不良贷款率创历史新低
资产质量稳居行业前列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整体平稳向好,不良贷款率1.68%,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至0.80%。由此可见,该行不良率分别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低0.88个百分点,在城商行和上市银行中处于优异水平。
纵向来看,厦门银行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8%、0.91%、0.86%,整体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今年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取得0.80%的成绩,较2020年度的数据相比,不良率在三年间已累计下降0.18%,达到历史最优。
横向来看,在全国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是为数不多的不良贷款率低于0.80%的上市银行。显然,该行资产质量水平已迈入A股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更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末,该行在整体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的前提下,关注类贷款占比1.17%,较上年末减少4.53%,关注类贷款迁徙率23.88%,较2022年年末下降11.68%;其中,该行对公贷款(不含票据贴现)的不良率1.18%,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率为0.50%,在市场上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质量相关指标得到全面优化。
另一方面,截至6月末,厦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再创新高,为394.86%,较上年末上升6.9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多措并举强化风险管控
全面提升智能风控水平
该行在资产质量方面的优异表现,主要是因为通过科技赋能、强化授信风险管控等手段,全面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实现业务增长和风险防控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看,该行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强化授信风险管控,通过做好房地产行业、市政国企等重点信贷业务审查的分析研究、加强大额客户、异地授信客户等的风险排查和管理、优化风险预警与报告机制,完善授信预警管理办法,定期检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等措施,强化风险管控,并通过风险预警和风险分类等工作推动风险压降,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实现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另一方面,厦门银行借助科技赋能,创新风险管理机制。不仅开展了完全自主的大数据风控模型研发、监测、迭代工作,还搭建了自动化模型风险监测与报告系统;通过深化风险信息的归集、挖掘与应用水平,提升风险预测精度,推进大数据风控工具对信贷业务的支持;借助自主研发并已上线的申请评分卡、行为评分卡,迭代贷前及贷中风险策略,提升零售业务的智能化风控水平。
在不良资产清理方面,该行不断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推动不良资产清收、核销、重组、审慎批转的处置策略,多种途径化解风险资产,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合规不良处置;又通过优化处置结构,为战略推进、资产管控、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提供坚实支撑,以逾期贷款的分类标准来看,该行规定60天以上贷款均分类为不良贷款,在严格管控不良贷款的同时,对逾期贷款做计提充足拨备,加大已逾期贷款风险处置力度,持续防范化解信用风险。
厦门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定现有战略远景及发展战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推动风险化解处置,进一步压降不良资产,保持优异的资产质量,筑牢风险合规底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