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企投资需走向产业化 重视“链长”央企与旗下上市公司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新时代国企投资需走向产业化,而非限于单一企业视角,重视“链长”央企与旗下上市公司投资机会。新一轮国改中,央企的能力边界将不仅限于企业本身而将扩张至整个产业链,下阶段央企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优势将更明显:1)国资委提出将加大在科技(装备/检测/医药)与安全(能源/矿产/粮食)领域专业化整合;2)推动信息技术/装备(工业母机/运输)/新材料、及能源/粮食安全/中药央企领域的“链长”建设。此外,传统领域央企分红有望提升,进一步提高央企吸引力。
推荐国君策略央企现代产业金股组合:1)央企产业升级:中国电信(601728.SH)、科大讯飞(002230.SZ)、中国汽研(601965.SH)、中复神鹰(688295.SH)等1;2)央企产业安全:国电电力(600795.SH)、中材国际(600970.SH)、荃银高科(300087.SZ)、华润三九(000999.SZ)等。受益:中国移动(600941.SH)等。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大象也能起舞,央企价值重估。
在当前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与社会利率预期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重点是要考虑如何做多,并寻找兼具估值弹性与成长性的方向。当前央国企估值仍处历史低位且远低于市场均值,更重要的是,新一轮国改将赋予央企新的成长性。我们需要意识到历次国改与经济整体改革的紧密联系,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目标下,央企将肩负构建新兴战略产业链与创新体系,维护产业安全的全新使命。新一轮专业化整合开启,与向新兴战略产业链的扩张将使央企成长性大大提升,并重塑其在中下游的竞争优势,这将带来估值体系的改变,并使得本轮央企行情不同于以往。
国企改革三十年:承上启下,破局先锋。
国企改革具备“逆周期”特性,往往发生在上一轮经济改革红利释放尾声与新一轮改革方兴未艾的大变革时期。作为承上启下的中枢,国企同时肩负化解上一轮周期风险与落实下一阶段发展战略的使命。具体来说,国改历经三个阶段:1)1993-2002:国企是所有制改革的先锋,而世纪末金融危机下又成为化解企业过度扩张、社会过剩库存的关键;2)2003-2012:加入WTO后市场化改革加速,国企向上游垄断性行业集中。本轮改革尾声,国企背负着去化上游庞大过剩产能,转变增长模式的压力;3)2013-2022:全球化下的产业创新升级成为经济核心目标,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国资运行的效率亟需提升。18年后,逆全球化下科技发展与产业安全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亟需新一轮国改释放红利,探寻破局之道。4)2023年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时代下新使命: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国资委明确新一轮国改重点在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未来央企将加大对新兴战略产业链的布局,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进战略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央国企经营与垄断优势在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塑。为落实新使命,国资委“一利五率”新考核体系强调从经营效率入手改善ROE水平,提高企业内生现金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资本支持力度加大,国资委提出适时组建新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支持力度,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