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能源上半年净利预降超四成,储能或成破局关键
(来源:储能早知道)
编者按:过去一年半,林洋能源(601222.SH)副董事长陆丹青工作重心转向光储业务,海外储能工厂规划提速。
不久前,林洋能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至3.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41.53%到51.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样不容乐观,预计为2.75亿元至3.35亿元,同比下降40.79%至51.39%。
这份成绩单背后,折射出中国光储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据公告,林洋能源本报告期业绩下滑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
在新能源板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公司新能源电站BT项目尚处于建设期,相关销售收入未能确认。同时光伏电池片市场价格阶段性下行,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电力市场化交易结算电价的规则调整也带来了阶段性波动,影响收益稳定性。
在储能板块,国内行业竞争持续激烈,公司主动调整策略聚焦提质增效,深耕优质合作资源,项目规模阶段性调整。这些因素共同对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产生了显著影响。
这一业绩表现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上半年,林洋能源实现营业总收入34.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3.02%。而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11.24亿元,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已显露疲态。
战略转型:储能成为核心增长板块
面对业绩下滑,林洋能源副董事长陆丹青近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明确了公司的战略方向:“储能是未来公司增长的核心板块。”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她的工作重心已从电表业务转移到光储业务。
据了解,林洋能源成立于1995年,于2011年8月在上海主板上市。目前公司主要有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个板块业务。储能板块主营业务围绕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独立储能电站、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用户侧光储微电网等应用场景。

陆丹青直言:“储能是眼下最热的行业之一,在这个激烈竞争的赛道中,‘跑马圈地’是肯定的。”
事实上,储能早知道注意到,这一战略转向在6月举行的SNEC展会上已初见端倪。林洋能源展出了高效N型TOPCON电池及组件、“光储双驱”系统解决方案、628Ah大电芯液冷PACK、Power Key智慧液冷储能柜、Power Atlantic液冷储能电池舱等核心技术产品。其自主研发的Power Atlantic液冷储能电池舱(5MWh)还成功通过CE认证,为进军欧洲市场铺平了道路。
海外布局:欧洲市场成为重中之重
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海外拓展成为林洋能源的关键破局点。“公司智能电表业务的出海最早可追溯回2017年,目前公司海外储能工厂的建设也在规划中。”陆丹青介绍道。
东南亚、欧洲和中东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三大重点区域,其中欧洲是重中之重。
“欧洲因电网老化和配储政策催生出旺盛的储能市场需求,公司已把波兰作为欧洲市场的锚点,接下去会考虑本地储能工厂的建设。”陆丹青表示。在东南亚印尼,公司已设有电表工厂,未来在政策匹配的基础上,可能依托现有工厂建设储能工厂。
具体布局已在推进中: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在波兰华沙设立储能业务欧洲销售市场、技术支持、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中心,团队组建完成。
- 在中东,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ECC公司合资建立储能工厂,涵盖电表生产和储能生产,以此增强本地化交付能力,推动中东市场的储能产品销售。
- 在东南亚,储能业务运营中心设在印尼雅加达,团队已组建完毕。
陆丹青强调:“出海的团队配置方面我们强调本地化与灵活性。”她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普遍面临对当地地方属性了解不足的难题,这种壁垒除了语言障碍还有文化障碍,因此更需要依靠当地团队或合作伙伴实现联合开发。
全球储能市场:前景广阔的蓝海
林洋能源押注储能业务的背后,是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新增储能设备69GW/169GWh,同比增长76%。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35年,全球储能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7.1%,年度新增为228GW/965GWh,远超同期风能、太阳能市场增速,成为能源领域潜力巨大的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林洋能源在储能领域已有相当积累。截至2024年底,公司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过4.5GWh,储备项目超过10GWh。2024年,该公司开发了306Ah及314Ah电芯PACK方案,并研发出搭载628Ah超大容量电芯的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
“2025年预计是公司首次实现储能产品规模化海外销售的第一年。”林洋能源管理层此前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去年下半年起,公司已作出决策,全力布局海外市场。
下半年展望:多措并举应对挑战
面对上半年的业绩下滑,林洋能源在公告中表示,2025年下半年将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密切跟踪市场动态,积极顺应行业趋势,把握周期调整中的市场机遇;加速海外市场拓展,深化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全面落实降本增效等举措;通过持续优化经营质量强化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核心市场竞争力。
林洋能源在SNEC展会期间与国贸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国贸股份在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产业资源整合及“一带一路”市场布局的核心优势,结合林洋储能在多元应用场景下的智慧储能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积累,共同推进储能产业链的安全稳定与绿色升级。
---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储能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尽管林洋能源上半年业绩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出现下滑,但公司已**明确将储能作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并通过加速海外布局寻求突破。
陆丹青的工作重心转移和欧洲市场的重点布局,标志着这家老牌能源企业正在积极转型。在全球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17% 的大背景下,林洋能源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实现战略转型,下半年将成为关键观察期。
截至7月18日收盘,林洋能源收5.85元,跌幅0.17%,目前总市值120.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