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接连3次受罚,近三年累计被罚1.3亿元

查股网  2025-03-06 07:32  上海银行(601229)个股分析

2月28日,因“存款业务管理不审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宁波监管局(下称“宁波金融监管局”)对上海银行宁波分行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50万元。投资快报记者关注到,2025年开年以来,上海银行接二连三吃“罚单”。另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3年多的时间里,上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员工累计受到的行政处罚,相关金额已超过1.3亿元。

两个月收三张罚单

开年已累计被罚370万元

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上海银行宁波分行2025年的上述“罚单”,是上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2025年收到的第三张罚单。

1月2日,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代理销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上海银行被上海金融监管局罚款200万元,同时5名员工被警告。1月7日,因“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用途管理不到位、银票贸易背景审核不到位”,上海银行苏州分行被苏州金融监管分局罚款120万元,同时两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警告并处罚款8万元”。短短2个月时间,上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就连收三张“罚单”,累计罚款金额为370万元。

某城商行风险管理部人士表示,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此次违规事由为“存款业务管理不审慎”,折射出上海银行基层机构内控薄弱的问题。存款业务违规,说明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控存在系统性缺陷,“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深化阶段,部分银行为争夺存款资源采取激进手段,但合规底线不容突破。”

除去上海银行宁波分行被处罚以外,同时,上海银行宁波象山支行行长史济刚、上海银行宁波象山支行客户经理林兰,亦因存款业务管理不审慎,双双被警告。

这并非上海银行宁波分行首次被处罚。此前的2024年6月,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限制性领域;代销业务管理不到位;票据业务管理不审慎;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上海银行宁波分行便被宁波金融监管局合计罚款185万元。

天眼查显示,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成立于2006年4月,负责人是邵云飞;象山支行成立于2010年9月,负责人是史济刚。

三年累计被罚逾1.3亿

存款、信贷业务是违规“重灾区”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上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每年因行政处罚收到的罚金分别约为362.50万元、11825.63万元、910.60万元,合计约13098.73万元。

其中最大的一笔罚金来自2023年4月,因存在“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未按规定报送结售汇统计数据;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使用未经授权的通讯工具开展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以及未按规定保存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记录”多项违法行为,上海银行被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警告,并罚款983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

在过去三年间,上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超过百万元的“罚单”,还有2022年2月的240万元;2023年11月的327.23万元及两笔分别为690万元的罚没金额、12月的145万元;2024年8月的472.70万元(上海银行深圳分行)。

对于“源源不断”的行政处罚,上海银行曾发布临时公告,表示“将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优化管理流程等措施,持续加强内控建设和合规管理,依法稳健经营,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从上海银行过去三年的行政处罚来看,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是违规“重灾区”,其中存款业务违规比较典型。

例如,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违规问题是“存款业务管理不审慎”;深圳分行的违规问题是“以贷款资金转存存单,并以存单质押发放贷款”;南通分行的违规问题是“存贷挂钩、信贷管理不尽职”。

信贷业务更是违规频发。例如上海银行苏州分行“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用途管理不到位”;深圳分行“贷款资金对接本行到期不能兑付的理财产品;房地产贷款未按项目进度放款、贷后管理不到位”;天津分行“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有分析认为,光顾着拉存款、放贷款可不行,看来上海银行还需加强存贷业务管理,这对该行行长是一种考验。目前,上海银行的行长是施红敏,2023年12月被聘为该行行长。施红敏1968年10月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技术经济专业,研究生,曾在中国建设银行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