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以金融之力迸发八闽大地澎湃动能
转自:新华财经
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以下简称“福建农行”)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实体经济领域金融需求,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服务重点产业发展;践行“金融为民”,织密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助力百姓增收致富;坚持“稳健审慎”,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八闽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金融动力。
强筋壮骨 支持实体经济
走进福耀集团福清绿色智慧工厂,偌大的车间里,工人们紧盯操作大屏,在跳动的数据中,操控智能系统驱动机器。在这个高度自动化的“灯塔工厂”,每30秒就能生产一套汽车天窗,在生产效率提升200%的同时,也为技术工人创造了“舒适度”更高的就业岗位。这家从福建走向世界的民营企业,目前在全球汽车玻璃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从创业之初的贷款,到关键时刻的信贷支持,再到现在的全方位战略合作,福建农行与福耀集团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双方携手相伴、共同成长。在此过程中,福建分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福耀集团转型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厦门,白鹭栖息之地,别称“鹭岛”。厦门航空的标志也是一只“白鹭”,从初创期的几架飞机,到目前机队规模已超过210架,在厦门航空的发展历程中,农业银行一路相伴,双方业务合作不断取得突破:办理进口代付飞机经营性租金业务、现金管理业务,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承销超短期融资券,提供无追索权银赁通保理融资……福建农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犹如“推动剂”,助力厦门航空这只“白鹭”越飞越高。
长期以来,福建农行立足福建实际,聚焦当地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重大项目、民营小微、县域“三农”、绿色低碳等领域,促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根山海 服务特色农业
福建山海资源丰富,特色农业发达。农业银行因农而生,服务“三农”是主责主业,为了让农户及时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全行干部员工积极想办法、出实招。
在宁德蕉城的寒垅村,有250余户鲍鱼养殖户,养殖面积达3200亩。由于鲍鱼养殖目前还无法实现自动化投喂,需要养殖户人工投放饲料,所以要耗费大量人力在渔排上,平常即便有金融需求也少有时间去银行办业务。
2024年12月,福建农行与寒垅村合作设立了“惠农服务旗舰店”。店里负责人由店长和管长组成,店长由村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担任,主要推荐贷款户;管长由农业银行服务团队负责人担任,配备智能化服务工具,实施上门流动服务,为当地农户提供贷款受理等综合金融服务。
“我一个星期至少会开展两次流动服务。”“惠农服务旗舰店”管长、农业银行福建宁德蕉城支行营业部主任刘巧铃说。如今,福建农行已设立“惠农服务旗舰店”69家,带动拓展农户贷款超100亿元。
在厦门,福建农行扛牢服务“三农”主责主业,牵头发起成立全省首家“金融支农联盟”,在军营村等偏远乡村设置惠农通服务点,推出“火龙果贷”“胡萝卜贷”特色贷款产品,以金融“活水”助力村民增收致富。2022年,借助数字人民币在厦门试点契机,农业银行创新打造“农业碳汇+数字人民币+乡村振兴”新模式,首批在白交祠村等9个村的茶园落地,为村民增加碳汇收入。
稳健审慎 推进可持续发展
福建农行始终把守住风险底线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通过建立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应用先进技术,加强贷款核查,做实风险排查。截至今年5月末,福建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19%,同期,福建农行不良贷款率远低于该指标。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作用。2024年12月,农业银行厦门分行与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了“信用+金融”创新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创新之处在于共享应用信用数据,通过引入公共信用信息、创新税收指数、个人“白鹭分”等外部数据源,农业银行厦门分行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并降低信贷风险,助力更多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已累计对接小微企业360户,测算预授信额度近2亿元,有效提升了金融可得性。
福建农行通过数字化风控手段,将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对信贷业务的动态、实时、穿透式管理。同时,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方位筑牢金融安全之基,助力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健发展。
闽江潮涌,鹭岛云起。福建农行以信贷作笔、以初心为墨,为八闽大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添彩。站在新的起点,福建农行将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滋养山海、润泽民生,与八闽儿女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王玉翔)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