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改名“山东港”?

查股网  2025-07-03 15:23  青岛港(601298)个股分析

青岛港SH601298/HK06198)的同业竞争问题如何解决还是要继续等待了。

6月27日,在青岛港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其所提交审议的十余项议案中,仍没有具体提及解决与山东港口集团同业竞争问题的措施,而如今距离山东港口集团承诺五年内即于2027年1月前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时间越来越近。

“大山东”与“小青岛”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港口集团成立于2019年8月,是山东省整合域内港口资源成立的省属重点国有骨干企业,拥有青岛港集团、日照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为:日照港SH600017、烟台港集团和渤海湾港口集团四大港口集团,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是货物吞吐量中国排名前十的、在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的“明星”港口。

根据山东省2024年1月发布的官方数据信息,2023年山东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7.1亿吨,同比增长5.6%,稳居全球第一位,而青岛港、日照港两大上市港口无疑是其中的“扛鼎者”。

根据公开数据,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日照港2024年度和2020年度的资产、营收及净利润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24年度青岛港在山东港集团中以较少的营业总收入、总资产、净资产创造出了占比高达56%的净利润,而在控股权未划转前的2020年度,青岛港的净利润几乎与整个山东港口集团相当,所以青岛港的资产质量在山东港口集团旗下公司中可谓优势明显。

现在呢?不得不让人疑惑山东港口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后,是否能得出更加惹人关注的结论。而位于顶层的山东港口集团在其整体及其所属四大港口集团的战略规划与上市公司青岛港自身发展战略上是否存在同业竞争问题,亦将是一个游走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考量的边缘性问题。

不过,从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来看,青岛港、日照港在山东港口集团中占比并不明显,亦即后者仍有大量资产尚未注入上市公司中,在此背景下,自山东港口集团成立以来,其旗下未上市资产与青岛港、日照港两大上市港口,尤其与青岛港的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便是不可回避的整合“心病”。

山东港口集团首次资产注入“大缩水”

2024年7月,青岛港发布公告,拟现金收购日照港集团持有的油品公司100%股权、日照实华50%股权,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烟台港集团持有的联合管道53.88%股权、港源管道51%股权。该资产重组方案交易对价为94.4亿元,同时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合计做出了年利润不低于13亿元的业绩承诺,并于2024年9月获得上交所受理。

对此青岛港表示,山东港口集团拟注入上市公司的优质液体散货码头及相关资产,与上市公司现有液体散货码头相关业务有着显著的协同效应,有助于上市公司完善港区地理位置布局,整合客户资源、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

这看似是一份“诚意满满”的方案,但已较最初方案有了明显“缩水”:早在2023年7月,青岛港曾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日照港集团持有的油品公司100%股权、日照实华50%股权、日照港融100%股权,以及烟台港集团持有的烟台港股份67.56%股权、莱州港60%股权、联合管道53.88%股权、港航投资64.91%股权、运营保障公司100%股权等合计8家山东港口集团所属公司股权,直指解决山东港口集团2022年1月“入主”青岛港后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未曾预料的是,2025年2月,青岛港突然公告称,决定从上交所撤回2024年7月的重组方案申请文件,并将原重组方案进行大规模调整,以部分重要客户的破产事项解决进展不及预期等为由,不再收购烟台港集团的联合管道53.88%股权、港源管道51%股权,同时决定以自有或自筹资金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日照港集团的油品公司100%股权和日照实华50%股权,年利润不低于4.64亿元的业绩承诺亦大幅“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次调整后的方案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青岛港可以直接自筹现金收购,但时至今日上述收购也没有实施完成,更遑论山东港口集团要五年内解决“大山东”与“小青岛”的同业竞争问题。

资产整合频频受阻,路在何方?

众所周知,青岛港控股股东青岛港集团原实控人为青岛市国资委,直至2022年1月山东港口集团、青岛市国资委、青岛港集团签署了股权无偿划转协议,青岛市国资委将青岛港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自此成为这家新成立的省属港口龙头旗下上市公司。

不过,青岛港与山东港口集团控股的日照港、烟台港均主要服务于山东半岛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三大港口辐射业务重叠交叉,为此山东港口集团出具承诺函,承诺将在股权划转完成之日起五年内(2027年1月前),综合运用资产重组、股权置换/转让、委托管理、业务调整或其他合法方式,解决山东港口集团存在的与青岛港经营同类或类似业务的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同业竞争这个问题的解决一直在路上,迟迟没有结果。

实际上,已实现长三角整体上市的上港集团600018)市值1300亿元左右,和整合了浙江省内最大港口资源舟山港的宁波港601018)市值700亿元左右,而作为山东港口集团所属的青岛港市值570亿元和日照港市值不足100亿元,两者合计市值尚不足700亿元,显然与山东港口集团这一港口龙头的地位不相匹配,所以解决同业竞争加快优质资产注入无疑是大势所趋。而上海港口集团整体上市以及宁波港浙江省内一家独大模式则可以成为一个参考目标和方向。

一位参加青岛港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代表向《青岛资本圈》透露:青岛港股东大会现场进行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其在提及如何解决山东港口集团与青岛港的同业竞争问题时表示,“青岛港与山东港口集团整合,实现山东港口集团整体上市,青岛港的同业竞争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据其他参会代表反映,现场有人对“青岛港在公司监事会还实际存在的情况下,建议公司给予监事会代表在股东大会上予以汇报其工作报告等相关情况的机会,不能都任由公司董秘孙洪梅予以替代发言。”

同时,一位熟悉青岛港的老股民亦向《青岛资本圈》调侃过:“也许解决青岛港同业竞争问题后,‘青岛港’也应改名为‘山东港’了。”

当然,上述两位投资者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从上文提及的青岛港不断“缩水”的资产重组来看,目前山东港口集团未上市资产无论是资产质量还是注入所需程序,离大规模注入上市公司还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在承诺时间内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难题,山东港口集团仅有决心显然是不够的,各方协力配合尤为关键,否则最终“爽约”也是大概率事件,未来进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