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 变局显价值 负债端景气度回升 综合金融助力中国平安显韧性
转自:中国证券网
保险行业尤其是头部险企负债端复苏的迹象日渐显现,这从几家上市保险公司近日披露的11月保费公告中便可窥一二。数据显示,中国平安1-11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383.78亿元,同比增长4.52%,其中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大增6.8%,达4339.49亿元,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探究背后成因,这既有保险公司产品业务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内部驱动,更有居民旺盛的“保本保息”理财需求下保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的外部驱动。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寿险行业正迎来周期拐点。
政策面上,政府部门正在通过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因势利导地推动商业保险担当起缓解社会养老、医疗健康压力的重任。“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这一发展目标在重要会议和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在多监管政策赋能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居民财富管理和医养保障需求持续释放的大背景下,“保险”在家庭、居民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将迎来质的转变。
信号:保费优于市场预期 负债端景气度回升
近日集中出炉的上市险企11月保费数据,给经历短期震荡保险行业带来了拐头向上的势能。今年1至11月,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均出现同比正增长;不仅是累计数据向好,11月单月保费数据亦显现回暖迹象。保费数据优于市场预期,负债端景气度日渐回升,一扫此前数月以来的承压阴霾。
今年以来,人身险行业进一步迎来规范经营:7月底,预定利率3.5%的人身险产品全面退出市场;8月底,银保渠道率先严格执行产品“报行合一”工作;10月中旬,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通知下发,旨在进一步强调防止业务大进大出、激进发展;11月,进一步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经营。
上述监管政策一脉相承,意在防范人身险行业利差损和费差损风险,从而提升队伍和公司专业化经营能力,改善险企负债质量,降低行业负债成本,有利于实现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规范是为了行业后续更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的影响已被市场充分消化,在利率整体下行和资本市场波动的环境下,预定利率下调至3.0%的寿险产品仍然受到消费者热捧;另一方面,预定利率的下调,降低了寿险公司的负债成本,渠道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此举将有利于新业务价值率的改善。
因此,三季度因遭遇预定利率切换而带来的短期保费数据震荡,现已重拾增长升势。主流投行分析认为,率先开展个险高质量转型的寿险公司将更为受益,其中包括率先完成寿险改革的中国平安,大力推行长航行动的中国太保等。
事实上,预定利率切换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不单单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下半年以来,正好借着预定利率切换,部分寿险公司专注在产品的优化和升级上,并以此训练个险队伍的销售能力。 中国平安就顺势推出精英代理人MVP计划,打造代理人的分群经营模式,并通过一整套的训练体系,从代理人培养跃迁的底层逻辑、法则、策略、模型和工具等方面构建起系统性的培养机制,并围绕准绩优、高绩优、顶尖绩,匹配针对性地经营和支持。与此同时,平安还将多年来积累的科技能力运用到代理人招募、训练、销售、服务的各个场景,建立数字化、流程化的“三好五星”营业部,为前线的代理人提供系统化管理平台。
扎实的队伍管理也取得了明显的业绩正反馈。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0.9%,远超同业。平安代理人人均业务价值的增幅更是达到了 94.4%,高质量转型效果进一步凸显。
驱动:内外部环境共振 保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
除了短期政策影响被市场充分消化之外,内外部环境的共振,亦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保险产品相对吸引力的提升。放眼当前大财富管理市场,尽管预定利率被调降至3%,但储蓄型寿险产品的利率仍具有相对优势。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分析称,当前各种类储蓄资产中,大行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已分别下调至2.20%、2.25%,未来仍有可能继续下行;银行大额存单的购买门槛和购买难度与日俱增;银行理财产品在资管新规后打破刚兑实现了全面净值化转型,但波动较大。
相较而言,即使预定利率下调至3.0%的增额终身寿险,仍具有相对较高的收益率水平和较低的购买门槛,并且能够提供抵御长寿风险的超长期现金流,相对吸引力突出。有专家直言,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整体收益率下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进入3.0%时代,寿险的确定性保障优势仍然是家庭和居民资产配置当中的一个底层逻辑。
多份主流投行报告预计,储蓄型寿险产品仍将是2024年保险市场主力险种,并持续带动客户储蓄需求从银行存款和理财向保险产品迁徙,居民资产配置有望逐步进入“大保险时代”。
储蓄型寿险需求旺盛的同时,保障型产品也有触底回升之迹象。国泰君安研究报告分析称,冬季相关疾病进入高发期,居民通过健康险解决个人卫生费用自付比例过高的意愿有所提升,健康险保障需求边际提升。
由于医保仅能保障患者在社保定点医院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惠民保”的报销范围也仅限于社保内,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医疗险有望成为构建我国多层次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投行预计,在人们对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对医疗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等背景下,医疗险有望凭借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服务价值进一步被认可并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刚需”。
该趋势在市场端也得到了了数据的印证,在中国平安披露的1-11月保费数据中,健康险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1.2%,为唯一双位数增长的保险险种。
趋势:养老需求持续释放 “保险+”模式渐入佳境
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养老金第三支柱制度的加速落地,使得居民对于养老规划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及一系列配套制度出台的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加快供给、不断创新产品设计和销售,我国养老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贝恩公司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现实,预计2025年前,中国养老金市场短期增速可达15%、总规模可达约26万亿元,2025年至2030年的中长期增速将达到12%、总量在2030年达到约48万亿元。
而相较于其他类市场主体,保险公司被视为最有潜力的主体之一。老龄化背景下,保险产品的养老价值凸显,一方面是财务储备价值,一方面是养老服务价值(居家养老、高端康养)。
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养老金融被抬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保险公司纷纷积极布局“保险+养老”服务生态建设,尤其是头部险企先后发力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越发明显。以中国平安为例,通过在产品端完善“保险+服务”体系,平安寿险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深化医疗健康、居家养老、高端养老三大核心服务,构建起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保险+”模式渐入佳境,这不仅可以赋能保险销售主业,更有望成为未来保险公司价值增长的新引擎。截至2023年9月末,在中国平安近2.30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42个、客均AUM达5.61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4倍。随着其医疗健康养老战略深入推进,2023年前三季度享有“健康养老+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约68%。
另一方面,综合金融已成为中国平安价值增长的核心驱动,实现了更高的经营效率。从获客上看,综合金融模式下的获客链路更短、摩擦成本更低,沟通效率更高,从而使综合获客成本更低。更关键的是,综合金融模式的价值在未来会越来越凸显,该模式可以让中国平安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拥有更强的内源性生长动力和更强的风险抵抗能力。
当然,综合金融模式最终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数据,来向市场展示该模式的价值。因此,中国平安重构了估值逻辑,提出以“三数”作为综合金融模式的核心估值框架,即客户数、客均合同、客均利润,这三个关键指标直接决定了个人业务营运利润,也就是综合金融模式的盈利能力体现。中国平安希望通过这个模型,能够跟市场进一步交流,重构估值逻辑,全面反映综合金融模式带来的巨大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当前保险板块估值和持仓均处低位,而近期保费数据超预期表现有望明显缓解负债端担忧,同时,监管一系列政策调整对寿险价值率的影响整体偏正面,有利于促进行业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上因素叠加在一起,有望进一步驱动保险板块股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