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中国平安业绩会:股价被低估了吗?旗下两家券商是否会合并?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刘晨光
3月22日,中国平安举办了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携一众高管出席。对于净利润下滑、股价、寿险改革等热点问题,平安高管均做出了回应。
前一天晚间,中国平安公布了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平安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同比下降19.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65亿元,同比下降22.8%。
净利润为何下滑?
从业绩上来看,中国平安的净利润有所下滑。
平安集团副总经理付欣表示,首先公司经营与宏观环境密切相关,资本市场的波动对金融行业包括保险造成了较大影响。公司经营与宏观环境密切相关,2023年经营环境非常复杂多变,有很多一次性波动因素,但资本市场下跌已经筑底,未来板块业绩可以期待。
财报显示,资产管理业务部分净利润承压对中国平安整体净利润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近五年首次录得负值。中国平安资产管理业务为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资产管理、平安融资租赁、平安海外控股等经营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经营成果的汇总。
其次,付欣表示,利润承压受到一定信用风险影响,平安有一些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在过去一两年有较大挑战,目前观察整体风险也已筑底。
在付欣看来,中国平安一贯坚持审慎的拨备策略。她指出,中国平安对部分资产进行了非常审慎的减值测试,这为公司未来应对风险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对未来重回业绩高质量增长非常有信心。
中国平安在年报中解释称,2023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信用风险上扬、资本市场波动,使得部分资产承压。公司积极管理风险,主动、审慎地计提拨备,并对部分项目进行重估值,使得资产管理业务盈利下降。
股价是否被低估?
3月22日,中国平安股价出现下跌,截至收盘,中国平安A股股价跌超3.5%,港股跌超5个点。
针对股价下跌问题,付欣回应称,股价下跌和公司的发展完全不同步,股价被完全低估,没有完全反映经营业绩。无论是面向基本面还是面向未来,平安都是价值投资的最优选择。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公司战略清晰、核心主业经营稳健,且处于一个好的行业,公司的综合金融和医疗健康战略,都具有远大的前景。基于此,公司PB与PE都很低,但是金子总归会发光,股价总归要回归到与价值一致的位置。
分红方面,中国平安宣布拟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50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人民币2.43元,同比增长0.4%。
付欣坦言,中国平安分红政策稳定,过去12年一直在提高分红的比率。她表示公司在整个行业股息率非常有竞争优势,对未来3年的经营非常有信心,所以会保持一贯的分红政策。
旗下两家券商未来何种走势?
中国平安同时控股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未来两家券商的走势,外界也十分关注。
2022年12月,新方正集团成为方正证券控股股东后,持有新方正集团66.5%股权的中国平安正式成为方正证券实控人。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平安控股的平安证券业务范围与方正证券类似,在“一参一控”政策要求下,势必要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当年12月19日,根据证监许可〔2022〕3157号文,方正证券应当督促实际控制人中国平安切实履行责任,就解决同时控制方正证券与平安证券、方正富邦基金与平安基金等问题在一年内制定并上报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在5年内完成规范整改。
在业绩发布会上,谢永林指出:“近两年方正证券业绩表现不错,我们对于两个证券公司目前的做法就是深度赋能,把经营搞好。在‘一参一控’的监管背景下,我们将在有关监管部门的规定指引下妥善推动解决,将及时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
他表示,此前,证监会要求中国平安在2023年12月19日前提交同时控股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的解决方案,但目前无更多公开披露信息。
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有什么影响?
平安寿险改革的情况也备受关注。
年报显示,平安新业务价值增长表现也较为“亮眼”。得益于代理人渠道产能大幅提升,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6.2%,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89.5%。
郭晓涛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相较以往人海战术的时候,代理人质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表示,代理人数量的下滑是行业趋势。从行业角度来看,过去几年间,代理人渠道经过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整个行业的代理人都开始从以前的“人海战术”慢慢转向成为高质量发展模式。
从平安角度来说,郭晓涛指出,公司积极主动对代理人队伍质量的提升做了全面转型,人力下滑是主动而为的结果。
“代理人质量到底有没有提高?从业绩数据来看,我们代理人的产能在今年和去年同比提升接近90%,代理人收入同比提升接近40%,且这是在代理人的产能和收入持续提升的基础上产生的结果。”他表示,未来三年代理人发展策略为稳规模、增绩优、提产能。
行业上,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正持续开展,为严格执行“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产品条款和费率”,连日来保险公司也密集采取了相关动作。郭晓涛表示,金融监管部门对行业规范性和合规性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政策,这些政策符合行业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非常欢迎,也坚决执行。
郭晓涛说,尤其在银保渠道,这样的政策能够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比如费差损的问题。他强调,“报行合一”政策对费差损会产生一定的遏制,在经营效益、控制风险方面都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