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平安的改革永远在路上
近段时间,中国平安披露了2023年的全年业绩。整体来看,这份业绩报告中,既存在挑战,也看到了机遇。
尤其是在经历了4年多的寿险改革以后,一些与寿险未来业务发展的关键指标在持续改善中,诸如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6.2%,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等。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平安的寿险改革已宣告一段落,对此,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明确表示,平安的改革永远在路上。
在挑战中前行
当前,国内保险业面临诸多挑战,在负债端,虽然客户对于人身险的长期需求稳定存在,这一点不容置疑,但需求的背后,是更加深入的客户洞察、更加个性化的产品设置、更加多元的服务诉求。在过去长达十几年的人身险黄金期所形成的粗放式的保险经营理念已无法维系当下的保险市场需求。
在资产端,挑战更为艰巨,随着国内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保险资金投资端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张人身险保单,动辄十几二十年,在如此长的周期下,利率波动是必然。”郭晓涛说。
而投资端的压力又倒逼负债端的成本持续调整,既要顺应客户更高层次的保险需求,又要有效调整产品结构、渠道结构、定价策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险企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平安作出了诸多布局,包括持续压缩资产久期和负债久期之间的缺口,“平安负债端和资产端的投资匹配、久期匹配之间的缺口只有三年,这也得益于我们在投资中,配置了较大不利的长久期债券。”郭晓涛对第一财经说。
另外,随着利率的下行,客户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人身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从2019年时的4.025%下降调到3.5%,进而又降至3%,在这个过程中,客户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对于增值服务的需求、保障需求。”郭晓涛说。
所谓预定利率,指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即保险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回报率。预定利率越低,消费者的回报率就越低,作为回报率的“代偿”,消费者对于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会更加重视。
近年来,平安持续提升保险服务,打造“三省”服务体验,同时,进一步完善医疗健康生态圈、进军养老领域,力争在保单之外,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选择。
郭晓涛表示:“平安的居家养老覆盖54个城市,为超过8万个客户提供650项服务。此外,平安在社区养老签约的供应商超过100个,在70个城市有平安的服务机构,我们的高端养老社区已经在4个城市启动,平安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领先的养老品牌。”
改革永远在路上
平安于2019年底启动的寿险改革,可以说是平安近年来作出的力度最大的战略调整,初衷也正是为了应对人身险行业的挑战。
在此过程中,由于叠加了疫情因素、保险行业周期等影响,平安的业绩一度“深蹲”,直到现在,其营运ROE依旧处于下降通道。
但人身险的一些具有指向性的关键指标已经开始反转,以新业务价值的增长最为典型,新业务价值反映的是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和新业务拓展销售水平。
2023年,平安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6.2%;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77.7%;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另外,平安持续收缩代理人队伍,提高产能,截至2023年底,个人寿险代理人34.7万人,同比下滑22%,但产能同比提升近89.5%,收入提升近40%,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89.5%。郭晓涛认为,相比以前的“人海战术”,如今代理人质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平安寿险改革是否已经告一段落,郭晓涛予以否认,他认为,改革是没有句号的,平安的改革永远在路上,“平安永远不变是去创新、去推动业务的发展。”他说。
前一段时间,平安内部有多位员工在朋友圈转发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讲话截图,马明哲要求全公司上下都记住一句话—“平安永远在创业”。
他说,“平安永远不要去想守业,想守业的话,那就不是平安”,“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不停地创业、永远不断地在克服困难中前行、永远勇敢地迎难而上”。而“改革永远在路上”也成了“永远创业”的最佳注脚。
“富国银行+联合健康”的升级版
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深圳蛇口,36年来经历了探索现代保险制度、业内最早提出综合金融模式、科技赋能、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四个发展阶段,从一家只有13个人的创业公司成长为现在11万亿总资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
“清晰的战略和强大的执行能力是平安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郭晓涛表示。
2023年9月,郭晓涛出任中国平安联席CEO,目前主要负责保险板块、医养板块和科技板块,同时肩负着“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两大战略的推动和落地。
2024年初,平安内部发文,董事长马明哲任中国平安集团战略发展中心主任,郭晓涛担任副主任,付欣不再担任战略发展中心主任一职。在阔别该岗位20余年后,马明哲再次担纲。
可见战略对于当前平安的重要性。如今,金融行业面临增速放缓、盈利空间收窄、监管趋严等挑战,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模式成为区别于市场同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平安集团个人客户数2.32亿,较年初增长2.2%,其中,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为25.3%,留存率达97.7%。平安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2.95个,有超8801万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为公司收入和利润产生更好的互动,能够实现平安集团全面的迁跃式的发展,这是未来中长期的方向。”郭晓涛说。
在郭晓涛看来,平安是“富国银行+联合健康”的升级版。综合金融方面,平安拥有银行、保险、证券等全牌照金融业务;在医疗健康方面,平安不仅有健康保险、人寿保险、医疗健康服务,还建立“三到”服务体系,并通过科技驱动,使得获客成本降低,获客效率提升,客户价值持续增长,从而驱动公司价值不断提升。
郭晓涛在平安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战略支撑下,我们集团整个未来业绩的发展会持续、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真正能给大家创造足够的价值出来,我们对整个集团利润和业务的长期稳定有着非常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