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着急“补血”,拟发行35亿美元可转债
7月16日,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发布公告称,将发行35亿美元的可转债。这一数值相当于公司2024Q1净资产的2.0%。假设全部债券转股,意味着平安增发了6.25亿股票,约占公司现有H股的8.39%及全部股份的3.43%。平安表示,此次融资主要用于业务发展、补充资本以及支持医疗养老业务。
根据中国平安一季度财报,截至2024年3月31日,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四家子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达到118.8%、173.8%、206.4%、267.2%,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6%、199.1%、296%、318.7%。
消息发布后,中国平安A股市场表现尚属平稳,其中7月16日下跌3.15%,7月17日上涨2.67%。中国平安港股市场表现为,7月16日下跌5.41%,7月17日上涨0.44%。值得一提的是,招银国际给予了中国平安比较罕见的“卖出”评级。
据了解,此次可转债仅面向专业投资者,可转债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0.875%,初始转股价为每股43.71港元(较7月15日收盘价溢价约21.25%)。此次可转债上市和买卖仅面向专业投资者,不会面向香港公众人士发售。
专业人士认为,平安公司发行可转债,是因为可转债是一种灵活的低成本融资举措。相较于直接增发股票,发行可转债可以缓释对现有股东的摊薄效应;而相较于直接发债,可转债的利率大大降低,可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平安曾公开发行面值总额26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这是我国保险业首个次级可转债发行计划。此后,保险公司通过“发债+增资”方式补充资本,逐渐成为行业常态。据统计,2023年保险公司通过“发债+增资”方式合计补充资本1422.6亿元,较2022年(453.84亿元)增长213%,资本补充规模大幅增长。
2024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家保险机构寻求通过增资及发债方式获得资本补充,其中已有4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和永续债超200亿元,另有13家保险公司披露增资计划,合计增资超70亿元。
而保险机构着急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资本补充,是因为自2022年以来,在长端利率长期下行、信用利差收窄以及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三重共振之下,依赖于高利率单一保险产品打天下的营收模式,将保险机构逼到了墙角。集中销售确定收益的储蓄险,导致其负债成本不断上移,而投资端的投资收益,无法覆盖其负债成本。于是,通过“发债+增资”方式的补充资本,就成为了保险机构自救的主要方式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5%、127.8%,相较2021年末分别减少35.5个、91.9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公司分别为236.5%和204.3%,人身险公司分别为186.2%和110.3%。
当然,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保险公司的发债成本也在逐渐走低,提升了保险公司选择发债补充资本的偏好。据了解,2023年,保险机构发行资本补充债及永续债票面利率普遍约在3.5%,而现阶段险企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已跌破2.5%。
具体来看,2023年,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人保寿险和太平人寿发行永续债,分别发行了50亿元、120亿元、25亿元和110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3.7%、3.5%、3.5%和3.3%。而到了今年,太保寿险、中英人寿、泰康人寿分别发行80亿元、15亿元、90亿元的永续债,票面利率分别为2.38%、2.5%、2.48%。利安人寿发行的“24利安人寿资本补充债03”,票面利率为2.59%;新华保险发行10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首5年票面利率仅有2.27%。
可以看出,随着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保险公司通过发债补充资本的案例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