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赔付支出稳居行业首位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房文彬
3月28日,中国人保举办业绩发布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保营收7094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6.4%;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增长88.2%。承担保险责任金额、理赔件数、赔付支出均稳居行业首位,平均每天理赔49.3万件,赔付12.3亿元。
首次亮相业绩发布会的中国人保董事长丁向群表示,公司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战略。要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始终坚守“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立足保险风险保障和资金融通的功能性质,聚力做保险业守护民生福祉的领头雁、助力社会治理的排头兵、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功能卓著、运营高效、主业鲜明、治理现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保险金融集团,彰显中国特色,达成“五个一流”。
财险:承保新能源车近1160万辆
2024年,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80.55亿元,增长4.3%;市场份额31.8%;净利润321.61亿元;综合成本率98.5%,上升0.9个百分点。
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介绍,2024年,人保财险大灾净损失比近5年均值高出51%。
2024年,人保财险承保新能源汽车1159.05万辆,增长57.3%;保费收入508.57亿元,增长58.7%。当年,人保财险新能源汽车整体商业险综合成本率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
2025年,人保财险车险业务目标是增速与市场同步,综合成本率力争低于96%,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力争低于100%。“我们期待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地,与行业协会形成良性互动,在风险减量管理、安全驾驶、维修成本等方面深度研究。”于泽说。
2024年,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1905.22亿元,增长8.8%。
于泽表示,非车险“报行合一”有利于提升行业和公司的承保盈利、风控水平和服务质量,将推进行业主体严格遵守非车险条款费率审批报备规定,避免“内卷式”竞争。“下一阶段,公司将带头推进‘报行合一’,率先重点领域推行落地,以实际行动支持推动非车险市场高质量发展。”于泽说。


人身险:负债成本率历史最低
低利率环境给寿险业带来较大挑战。防范利差损风险和实施降本增效是行业绕不开的话题。
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表示,2024年,人保寿险积极应对利差损风险,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体寿险业务负债资金成本率降至3.2%,达历史最低水平。2025年,人保寿险将从资负两端着手,优化产品业务结构、提高中长期投资收益水平、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有效提升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能力。
2024年,人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50亿元,增长114.2%。截至2024年末,人保寿险营销员规模人力82796人,月均有效人力21851人。
对于未来,肖建友表示,产品方面,一是落实服务国家战略要求,提速产品研发;二是聚焦高质量和长期稳定发展,强化产品供给;三是立足不同渠道发展定位,完善产品体系。队伍方面,一是加强全渠道队伍建设,打造与居民健康养老及理财需求相适配的健康养老规划师和保险财富规划师(IWP)队伍;二是强化城市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高绩效的城区队伍;三是持续优化基本法。
2024年,人保健康实现新业务价值65.1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3.6%。人保健康总裁邵利铎表示,近年来,公司先后开发一系列契合DRG/DIP支付制度、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未来将继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和保障需求。
投资端: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
低利率环境下如何投资?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表示,将平衡好收益的稳定性与成长性,持续优化权益资产持仓结构。
才智伟指出,中国人保将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审慎投资”理念,在资产负债匹配的大框架下,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结合权益市场预期收益及结构性风格等因素,稳步提升OCI权益资产占比,更好实现长期业绩增长和短期报表稳定的平衡。
今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中国人保总裁赵鹏表示,公司正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并在研究制定中长期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