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金融戍边”的新疆样本

文|俞燕
编|吴戈
出品|喻观财经
“天地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只有到了新疆,或许才会对“辽阔”“广袤”之类的形容词有真切的实感。
166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6,长达56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8个国家接壤,这些数字具象地勾勒出新疆面积之大。
70年前的国庆节这一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从此开启新篇章。70年沧海桑田,从帕米尔高原到塔里木盆地,从昆仑山到赛里木湖,从喀什到阿克苏,从库车到乌鲁木齐,新疆“永远在前进,时时刻刻改变模样”,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封闭到繁荣进步开放的历史跨越。
如今,处在“一带一路”核心区和“三基地一通道”的新疆,被赋予了“五大战略定位”,这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的前提是安全。近日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指出,要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保险业勇担“金融戍边”的使命,从民生保障到乡村振兴,从风险减量到支持实体经济,将“金融五篇大文章”转化为服务边疆发展的具体实践。
比新疆自治区还要“年长”五岁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2328.HK)新疆分公司,是这片土地历史最悠久、根基最深厚的骨干金融机构。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见证了新疆巨变,亦是这片土地的建设者与守护者。
“金融戍边”75年,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以“事前减量”“事中赋能”“事后托底”的全周期风险治理方案,书写了金融赋能边疆振兴的新篇章。
风险减量护周全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强度大、损失重,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对民众的财产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定造成不小的影响。
保险业在新疆的首要价值是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化解民生痛点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为金融央企,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把风险减量服务上升到战略层面,深度融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为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百姓生活提供体系性、深层次、一站式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根据2023年3月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中国人保加快构建“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在优化“赔”的体验的同时,更加注重在“防”字上做文章,在“救” 字上下功夫,构建了“保前—保中—灾前—灾中—灾后”风险减量服务体系。
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则积极融入新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制定了《服务南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两器”“三网”作用发挥,聚焦“对内实施经营价值链各环节的全方位转型升级、对外降低全社会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开创“防赔并重”新服务。
阿克苏是新疆的农业大区、新疆 “果篮子”,但亦频受自然灾害和冰雹等极端灾害性天气的侵袭,农林果业常受制于“靠天吃饭”,损失惨重。
为此,人保财险阿克苏分公司探索“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农业风险减量路径,2023年与地区气象部门达成农业保险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合作,在阿克苏红旗坡农场等地启动航空管制区防雹网项目,试点“防雹网+保险”联动机制,探索风险减量服务从灾后赔付向灾前守护、事前减损升级。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入资金为1660万元,采取保险公司和果农分别承担60%和40%的模式。两年来,红旗坡农场防雹网项目年均投入200万元,累计建成防雹网1526亩。
三年来“气象+保险”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预计累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有效降低了冰雹灾害给棉花、林果、粮食等作物带来的经济损失,已成为阿克苏棉花、林果、粮食等产业的“稳定器”。这种“政府引导、保险主力、科技支撑、农户参与”的风险共治模式,已成为农业保险领域风险减量管理的全国性样本。

阿克苏还是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是著名的长绒棉产地。为了减少棉花价格波动风险和产量损失风险,人保财险阿克苏分公司提供商业性棉花收入保险,为棉农和棉纺织企业提供“价格+产量”双保障。
截至2025年7月底,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为676.5万亩小麦、玉米、水稻等关键粮食作物提供68.91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1.16亿元赔款,有效巩固了南疆粮食生产的风险防线。为南疆棉花产业提供127.89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3.07亿元。为南疆地区60多万头牲畜提供风险保障15亿元。
新疆地广人稀,科技手段可以让人保财险的风险减量从“单点措施”升级为“系统能力”,科技赋能极大提升了保险承保理赔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过去公司只能在灾后计损,现在是灾前防御、灾中干预、灾后理赔,其科技底座的核心支撑是中国人保正在推进的“四张图”数据库建设。
比如,在农险领域公司率先构建了领先的“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通过卫星、无人机航拍和人工查勘结合,实现了对大田作物种植险的精准承保、理赔和风险减量,将农险查勘效率提升80%以上,理赔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古城新韵增保障

“丝路迢迢广陌通,信游喀什任西东。”
上午十点半,喀什古城东门广场便会响起悠扬的十二木卡姆乐曲声,一场隆重的开城仪式迎接八方来客。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喀什,古称疏勒,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是游客南疆行的必经之地。
根据喀什市“一核三带多点”规划,古城成为文化体验区的核心。文旅产业已成为喀什的特色产业之一和区域发展新动能。
为落实“旅游兴疆”战略,助力喀什地区建设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人保财险喀什地区分公司构建“场景+渠道+产品”文旅保险服务体系,创新推出“安心游”全域旅游综合保险项目,已成为全疆服务文旅经济的“保险名片”。
据了解,“安心游”采用“统一投保、政府缴费、游客免单”的普惠模式,只要游客落地喀什,无需付费,便会得到一份涵盖意外身故、意外医疗、财产损失等的保障,让旅途无忧。
中国人保亦将风险减量融入“安心游”项目,2025年在喀什古城等热门景区设立配备专业急救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岛”紧急救助站,为游客提供专业的紧急救助,从而实现从事后赔付向事前预警、事中救援的延伸,极大地增强了游客在喀什旅游的安全感,成为保障游客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
除了喀什,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还在克州、阿克苏等地提供全域旅游、冰山旅游、龟兹文化等项目的保险服务,累计保障超过1亿元,全面提升文旅保险服务保障水平。
对于喀什当地民众来说,同样有保险保障的呵护。2015年起,喀什地区正式启动实施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为了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大病保险不仅是基本医保的简单补充,更是防止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关键制度安排。自2015年起,中国人保财险喀什地区分公司承办当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至今已步入第十个年头,在参与政府医保项目合作过程中发挥着商业保险公司的独特优势。
为了做好大病保险经办业务,人保财险喀什分公司选派了222名具备医疗、医保、医药、财务、信息、保险专业相关学历背景人员,派驻到各县市医保局经办中心开展合署办公。并组建专业医疗巡查团队,配合当地医保部门开展基金监管巡查工作,协助政府管好参保群众的看病钱。
喀什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核心节点城市、“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重要门户”的战略支点。《喀什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中巴经济走廊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和数字贸易试验区。
人保财险喀什分公司为此推出了“丝路保”综合保险方案,为喀什自贸区4383家落户企业提供物流、财产、责任、人员、产品、信用保证等六大场景的一揽子保险,筑牢喀什跨境投资风险、物流保障。为喀什综合保税区入驻企业设计“通关保”产品,将车辆入境保险、仓储保险、货物保险涵盖其中。
此外,紧扣喀什“生态立区”战略,人保财险喀什分公司围绕“三北工程”沿线拓展“防沙治沙”保险,将植被覆盖率、固碳量、新能源等生态指标纳入保单。
金融活水润丝路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路径,是把握我国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提出,坚持做强国内大循环,加快形成强大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对于处在“一带一路”核心区和“三基地一通道”的新疆而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尤为重要。
2024年,新疆在原“八大产业集群”基础上拓展升级为“十大产业集群”,涵盖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矿业及加工、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粮食和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十大领域,旨在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动其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保险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作为经济“稳定器”和“助推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保险业的题中之义。
截至2025年6月底,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服务版图已全面覆盖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高度定制化、一揽子的风险解决方案,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库车市牙哈镇以北的天山脚下,一排排光伏板,成为戈壁滩上的一道别致景象。这是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电厂的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亦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
据光伏电厂工作人员介绍,与传统用天然气、煤炭的制氢方式不同,绿氢燃烧后仅产生水,可直接替代化工、炼化等行业的传统高碳燃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相当于28万棵树一年的固碳量,为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年产绿氢能力两万吨,实现了“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全产业链贯通,构建起清洁能源生产与应用的完整闭环。
这条产业链安全运行,有保险保驾护航。据了解,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为该项目承保了安装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总保额超过22亿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除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累计为能源及新型电力体系建设提供风险保障215.85亿元。
新疆天润乳业公司是新疆“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集群”中的重要成员,为了助力其稳健发展,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为其提供了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突出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作出部署,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人保财险以“科技赋能+精准服务”重构保险生态,推动智慧金融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构建面向客户、跨平台、多触点的智慧金融服务场景,运用“智慧大脑”服务于新疆产业集群。
比如,专门针对纺织原材料承保标的金额大、堆垛面积大、风险点单一等特点,人保财险库车支公司联合中国电信,为该棉纺织公司试点开发了棉花仓储热成像监控系统,协助建立了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通过科技手段预防和监控火灾事故发生。
此外,人保财险库车支公司还针对纺织原材料火灾后标的不易厘清的特点,通过卫星云图和现场激光3D建模还原标的信息,并将其作为理赔时重要依据,依托科技手段助力精准定损、快速赔付。并通过“安全工厂”风控平台,定期向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推送安全生产类线上服务课程。
稳疆兴疆,守护民生福祉,有“戍边”的人保人贡献的一份力量。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