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为船舶“注入”绿色动力
转自:中国水运网
日前,在广州港华润电厂码头,中远海运散运有限公司所属“宝宁岭”轮成功加注300吨生物燃料油(B24),完成国内首单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
根据IMO(国际海事组织)最新发布的减排战略目标及制定的一系列严格规定,航运业在低碳减排方面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在全球航运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的当下,国际船东为了满足IMO制定的评级需求及减少相关税费,纷纷开展生物燃料油加注试用。本次国内首单船用生物燃料油成功加注,也为我国航运业提供了新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全球“航运减碳”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当前,全球航运业正经历形势变化及挑战,保护海洋环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切和迫切需求,也成为我国航运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及发展方向。
2020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实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的目标。其中涉及的EU ETS(碳税交易系统)和FUELEU MARITIME(欧盟海运燃料法案)两项税费对船舶运营尤为重要。记者了解到,初步估算,以一艘24000标箱的集装箱船为例,2025年后在欧盟航线继续使用传统燃油,每航次将面临81万美元的碳税及16万美元的罚金。随着时间的推移,罚金数额还将显著提升。
在此前举行的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上,也对全球航运减碳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MO提出,要尽快推动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在2050年左右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此外,IMO还在最新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中强调,要扩大采用可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的技术、燃料或能源的比例,使其到2030年至少占国际航运所用总能源的5%,并力争达到10%。
“当前航运业除了使用线型优化、节能装置、降低航速等减排措施,使用低碳或零碳燃料将成为航运业减排必然选择。”中石化中海燃供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秦岭介绍道。对新建造船舶而言,可选择绿色甲醇、绿氨、动力电池等作为动力源。对现有船舶而言,可以进行设备改造后使用绿氨等作为燃料,但是费用较高。相比较之下,使用操作简便、安全的船用生物燃料油,便成了当前时期的最优策略。
填补船舶保税燃料品类空白
“在国内加注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生物燃料油,可以说是国内航运政策发展的又一重大突破,是一项多赢的创新举措。”秦岭表示,此次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填补了国内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品类的空白,助力广州市在生物燃料替代传统能源发展方面走在全球国际航运服务行业前列,将对广州建设国际航行船舶加油中心、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广州作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保税燃料加注业务市场需求大。记者从广州港集团获悉,截至目前,广州港共有集装箱班轮航线203条,其中外贸航线158条。2022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5亿吨,位居全球第四;集装箱吞吐量2480万标箱,位居全球第五。随着南沙方案等重大战略政策实施,广州国际航运枢纽的国际影响力正不断扩大,国际航运船舶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在生物燃油生产和供应方面,广州与新加坡或鹿特丹等其他成熟的全球加注港口相比,拥有显著优势。”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雄介绍,广州及周边区域作为生物柴油重要的生产及出口地,与低硫燃料油调和混兑形成生物燃料油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及成本优势,具备大规模生产、供应生物燃料油的潜力。
推动保税油供应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绿色燃料加注业务,是提升广州国际航运海事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是广州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广州市商务局经济功能区处处长周木亮介绍,下一步,广州将出台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支持措施,增强广州港区保税船用燃料服务功能,优化和规范供油手续,吸引更多国际船舶靠泊加油,建设多品类、高水平的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中心。
生物燃料发展前景广阔
2022年11月1日,IMO在第76届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上修订的《MARPOL公约》附则VI正式生效,其主要内容包括降低国际海运碳强度的相关技术和营运措施,具体规定了对于现有船舶能耗数据收集、船舶能效指数(EEXI),年度营运碳强度指标(CII)评级以及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
中国船级社根据此修正案明确规定,自2024年开始,对船舶提交的DCS报告和CII评级进行验证。值得注意的是,CII评级当年被判定为“E”或连续三年评级为“D”的船舶,公司应修订船舶能效管理计划并采取改进措施。为此,国内大型船东使用绿色能源的需求或将迎来“窗口期”。
秦岭介绍,近几年,受益于全球尤其是欧洲减碳需求,带动了中国生物柴油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生物柴油出口实现了倍数级增长。根据海关数据,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物(出口编码38260000)2018年—2022年五年的出口量分别为31.4万吨、66.2万吨、91.1万吨、129.4万吨、179.48万吨,2022年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8.7%,是2018年规模的近6倍。“不同于欧洲美国采用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等生产的生物柴油,中国的生物柴油主要是采用废弃油脂生产,减碳效果最为突出。”秦岭指出,根据行业测试数据,船舶使用1吨生物柴油可实现2.8吨的碳减排。
另一方面,生物燃料油的加注也将带动相关行业发展。航运企业收益最为直接,使用生物燃料油将实现以最便捷、最安全的方式降低船舶碳排放而满足相关政策要求;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来讲,将有利于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当地消化产能,改变过于依靠出口的被动局面;对燃油供应企业来说,则扩大了客户群体,增加了市场需求,有利于企业做优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