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创新 服务长三角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查股网  2024-01-25 15:10  工商银行(601398)个股分析

转自:新华财经

2023年10月30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绿色金融作为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直接作用。

作为中国工商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分支机构,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全面把握绿色金融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十三五”规划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发展绿色金融的总体要求,加大对生态保护、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信贷投放,服务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全面绿色转型。

政银企多方协同 全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协同省内各地分行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同业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对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传引导,增强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绿色金融的了解,最终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绿色行业,为发展绿色金融引入金融活水。

在政策体系方面,该行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部署中绿色发展重点领域,以中长期投融资规划为抓手,前瞻调整投融资布局。在投融资政策中突出“绿色”导向,在行业维度,将绿色产业定位为重点支持行业,配套差异化政策;在客户维度,将企业技术、环保、能耗等指标嵌入重点行业客户及项目的选择标准。

据悉,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响应安徽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全力推动绿色信贷产品宣传推广工作,依托各平台收集省内绿色项目名单,下发至辖内各行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并积极与地方发改委、人民银行分行、生态环保部、水利等部门对接,服务省内各项绿色项目。

分行在业内首创绿色投融资分类管理,积极推进ESG风险系统管控。创新“碳足迹“运营管理模式,在省行本部引入光伏屋顶设施,合肥科技支行获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认证《碳中和支行》,系省内金融系统首家。

绿色贷款保质增量 细化项目管理精准投放

近年来,该行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重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支持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项目。加强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能、储能等新兴低碳产业研究,提高风险把控能力,加大相关政策制度和产品服务的创新力度。

此外,对煤炭、煤电等行业,在能源安全与能源低碳转型并行的时期,把握好策略调整节奏,合理控制行业融资总量;对钢铁、有色、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坚持“扶优限劣”,重点支持其中的低碳优质企业及节能改造项目,推动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超千亿,增量近500亿元。未来,该行将加快发掘生态环境、清洁生产和产业绿色转型等服务上的金融业务发展潜力,三年实现绿色信贷余额翻一番、年均增速不低于40%的目标。

金融产品加速创新 积极服务省内优质项目

2023年以来,工商银行肥西支行为肥西县乡村振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肥西县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治理及再开发利用项目(三批次)”审批项目贷款13亿元并实现投放,贷款用途用于收购35家企业和收购厂房改造提升工作,盘活了当地低效工业用地,推动区域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芜湖分行为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实施的芜湖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PPP项目,提供了20亿元承贷份额并提款15.7亿元,该项目占芜湖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超30%。淮北分行为淮北皖能储能电站项目审批融资金额2.5亿元,已提款1.4亿元,目前项目已初步建成,储能系统接入淮北国安电厂一期220kV升压站母线。

华能集团在铜陵枞阳县陈瑶湖镇规划了光伏发电的“渔光互补”建设项目,铜陵分行为该项目公司的二期光伏发电项目发放银团贷款合计1043万元,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800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7万吨、SO2排放量约533.57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266.79吨。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金融供给降低风险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持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推出了创新设立绿色项目库、金融业务绿色通道、设立绿色金融考评指标体系等机制改革措施,紧紧围绕“双碳”工作部署和市场需求,继续加大对绿色投融资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投融资产品创新。在资产端,探索打造投融资碳核算系统,不断提升绿色金融精细化管理水平。

防控风险方面,分行持续打造科学转型路径,设立绿色项目检验机制,引导全行将资金重点转向绿色经济领域,推动“两高”行业加快实现绿色转型,降低“漂绿”“洗绿”风险的发生。

未来,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将继续完善行内绿色金融体系,紧跟“双碳”目标,继续加大绿色投融资支持力度,积极赋能安徽省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绿色城市、推进能源建筑等行业向绿色转型,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绿色金融服务,持续发挥绿色金融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力。(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