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关键指标表现亮眼 转型发展动能十足 长沙银行交出高分中报答卷

http://ddx.gubit.cn  2023-08-25 17:09  长沙银行(601577)公司分析

转自:中国金融新闻网

  8月24日,长沙银行发布了半年业绩。半年报显示,截止今年6月30日,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6.24亿元,增长12.12%;利润总额50.55亿元,同比增长11.5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2亿元,同比增长10.61%;成本收入比25.60%,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同时,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313.01%,较上年末上升1.92个百分点,经营关键指标表现出色,经营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良好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压力,长沙银行迎难而上,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防风险,在净息差、净利差等重要盈利指标方面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长沙银行持续深耕本地,在服务长沙、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推动自身零售转型与对公业务高质量发展。

净利差同比上升 盈利能力增强

  作为衡量各类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净息差、净利差是一直是上市银行业绩中引入注目的板块。

  在银行业整体净息差下降的大环境下,长沙银行有着不俗的表现:2023年上半年,该行净息差为2.34%,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净利差为2.47%,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在让利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长沙银行努力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获取成本,提升在净息差方面的表现。“在资产端,我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让利于实体经济,积极助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的下行,贷款利率持续下降;负债端,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持续作用下,本行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不断提升负债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实行量价组合管理策略,优化负债期限结构;另一方面,我行积极研判市场及货币政策导向,加大低成本资金获取,保持净息差的稳定。” 半年报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生息资产平均利率和计息负债平均利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生息资产平均利率的降幅小于计息负债平均利率的降幅,长沙银行净利差同比有所上升。

  “在生息资产端,2023年上半年,我行生息资产平均利率为4.66%,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其中公司贷款平均利率、同业投资平均利率、债券投资平均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0.30个百分点、0.17个百分点;计息负债端,2023年上半年,我行计息负债平均利率为2.19%,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其中已发行债券和存款融资成本分别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0.11个百分点是主要影响因素。”半年报显示。

  在净息差、净利差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也让长沙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保持持续领先。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9,982.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5.14亿元,增长10.34%。吸收存款本金总额6166.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0.45亿元,增长6.57%;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777.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7.37亿元,增长12.14%。

  “在动态的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中,我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日趋合理,存款、贷款在总负债、总资产中的占比较高且保持稳定,负债成本也处在相对低位,形成了包括财富管理、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科技金融、零碳金融、金融投资等在内的丰富多元、相对合理的盈利结构,主要盈利能力指标长期处在较优水平。”半年报显示。

深耕本地 打造城商行转型发展样本

  作为立足长沙、深耕湖南的城商行,长沙银行依托天然的血脉联系,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多点开花。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长沙银行县域存款余额达到1,910.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7.26亿元,增长8.35%%;县域贷款余额达到1,615.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2.33亿元,增长13.52%。

  一方面,在湖南县域全覆盖的基础上,长沙银行精进打法、精细管理,提炼适合县域市场经营和客群深耕的业务发展模式。据了解,该行根据湖南各县域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和客群特点,按照“一行一策”,制定零售客群、零售贷款、普惠金融等针对性的业务发展策略,打造业务增长分类标杆行,形成可复制的增长模式。通过网格化经营和精细化过程管理,将县域网点各发展阶段的规定动作予以明确,加大代发、智慧项目等批量渠道的营销,做大客群基础。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县域支行零售客群达到593.8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8.58万户,增长5.06%。

  另一方面,长沙银行不断优化创新产品与服务,聚焦县域产业,实施“一县一品”,针对蔬菜、粮食、水果、烟叶、油料五大品类,创新开发湘农快贷;量身定制特色产业授信专案,出台民宿行业呼拉快贷授信专案,针对平江休闲食品、涟源非金属矿产、醴陵电瓷、麻阳柑橘等一系列具有鲜明当地县域特色的产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633.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82亿元,增长16.74%。

  此外,长沙银行推动生态场景建设,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强化与各级政府的联动和合作,推动“金融+非金融”复合型服务,打造“基础金融服务+民生服务+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的综合型网点,将“医疗保障帮办点”模式复制推广到湖南各县域网点;与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签订《湖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大联盟四方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基于农村“产、供、销”场景的展业和服务新模式。

  经过多年耕耘,长沙银行已成长为湖南业务资质最全、网点布局最深、客群基础最牢的地方法人银行之一。“随着‘三高四新’战略全面实施,强省会战略、国家中心城市培育和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建设持续释放政策红利,省内优势产业、新基建、新消费、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稳步推进,加上长沙网红经济助力,金融需求有望继续保持旺盛,为我们的稳健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长沙银行半年报显示,“作为湖南人自己的银行,将继续坚持零售优先、县域优先、社区优先,全力为城乡居民提供贴心服务,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