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深耕数智化转型 推进“数字劳动力”场景化应用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8日电(记者 王淑娟)获评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最高水平认证,积极推进保险大模型应用试点……中国太保紧抓创新机遇,正积极推进新一轮的“数智太保”科技规划,以打造行业领先的数智化能力。发挥大数据治理体系优势,中国太保通过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拓展并加快推进数字劳动力等场景化应用。
近期,中国电子信息联合会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太保获得DCMM(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五级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DCMM五级(最高等级)认证的保险集团。这标志着中国太保数据管理能力进入国家第一梯队,为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及数据管理树立了新的标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保险行业也迎来深刻变革,数智化成为保险企业发展的新引擎。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字化服务广泛普及,对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基于数智化战略,中国太保在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健康养老和前沿技术探索方面还有诸多可圈可点的应用案例和成果。
中国太保集团科技管理部总经理马波勇介绍,通过科技加持,中国太保得以不断扩大实体行业保障范围,实施风险减量。例如,基于电梯运行数据,研发了电梯健康度模型,和传统人工定期检测相比,检测更及时更准确,成本也更低,通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和维护成本,目前已经在上海、无锡等多地试点。此外,还在智能网联车人机定责、网络和数据全保险、灾害预警等领域做出创新探索。
健康养老方面,中国太保投资建设了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利用科技为老人带来高质量健康生活,提供睡眠监测改善、定位和跌倒检测、智能饮食管理、数字人情感交互等服务。
积极拥抱新技术,中国太保利用大模型技术,探索数字劳动力,突破人效和能力瓶颈。“我们研发的审计数字员工,每月完成3000多件审计任务。健康险数字理赔审核员,根据医学知识和理赔规则,自主推理完成复杂案件判责,准确率达到96%,每月处理1.2万以上案件。” 中国太保集团数智研究院院长王磊说。
中国太保首席科技专家徐建国表示,在大模型应用建设层面,中国太保已完成了产险、寿险、健康险、资管、审计、财务、科技研发等业务条线及对应数字劳动力的建设,一类是作为助手辅助员工,例如辅助业务人员高效完成事故查勘的车险在线理赔、辅助审计人员完成风险核查及疑点初筛的审计工作;另一类是完全替代员工完成某些工作。
通过大模型应用,助力突破员工的效率瓶颈和能力瓶颈,进而实现更合理的成本结构和更优的客户体验。据悉,中国太保提出了大模型3年建设规划,目标是建设11个数字劳动力岗位,在2025年覆盖10000名太保员工,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提升30%,并探索新技术带来的模式创新。
编辑:李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