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 | 一线|“新保险”护航“硬科技”
日前,中国太保启动2025“五篇大文章”媒体走基层系列调研活动,在2024年该系列调研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近期将陆续组织三十余家主流媒体深入基层一线,持续传播中国太保在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亮点举措和鲜活故事。

无人机的“高飞”、创新药的临床试验、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新质生产力带来越来越多的新兴保险需求,保险业如何深度参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9月16日-9月17日,2025“五篇大文章”媒体走基层首站活动在苏州启动,新华财经、中国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企业观察网等五家主流媒体走进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先后赶赴吴江鼎盛丝绸、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播禾创新中心、科塞尔医疗科技等企业,近距离了解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在创新转型中的痛点难点,深入调研太保服务科技金融和助力风险减量的创新举措,以及在护航生物医药产业、网络安全保险等领域的经验和成效。
调研采访中,主流媒体纷纷表示,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头部险企的中国太保正率先从传统的风险补偿者,转变为全方位、全流程的风险管理者。中国太保在苏州的实践,提供了一个观察太保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窗口,保险活水正精准滴灌至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根脉,成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1破解“创新焦虑” 硬科技呼唤“保险新范式”
作为“四大名锦”之一,宋锦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宋锦工艺繁杂,手工织造一日仅2至3厘米。鼎盛丝绸公司董事长吴建华在报纸上看到宋锦工艺濒临失传的报道,下决心改造生产设备,恢复宋锦生产。
“保险给我们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多加持。”吴建华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鼎盛丝绸的发展离不开保险的保驾护航,而且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变化,保障需求也在变化。“我们现在已经是专精特新企业,但我们创业初期就开始和中国太保合作,机器损坏保险、营业中断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都有涉及。”
2护航科技创新金融活水为专精特新企业破除发展焦虑
中国证券报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行业。研发新药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为增强市场信心、推动医疗科研有序开展,临床试验责任保险应运而生。
“播禾创新中心在生态环境、载体平台和资金支持等方面赋能生物医药企业,保险则为企业补上了全流程风险管控和出海护航等关键环节,我们在这设立办公点也是为了就近给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风险保障方案。”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公司为苏州262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试验责任保险、药品安全责任保险等一揽子保险保障423亿元。
3从4台织机到米兰T台:“信保贷”织就千年宋锦的新国潮之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12年,鼎盛丝绸恢复宋锦生产时仅有4台数码提花机,而如今企业已发展至150台规模,全国宋锦领域的数码提花机保有量更达到两三千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背后,“信保贷”等创新金融产品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及时的资金支持下,鼎盛丝绸加大技术投入,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不仅让宋锦这一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重焕生机,更支撑着上久楷连续6年登陆中国国际时装周、亮相米兰时装周的品牌跨越。
千年宋锦的华丽转身背后,是科技金融创新的强力支撑。
4金融活水润实体:中国太保产险苏州基层服务见闻
企业观察网中国太保产险在苏州的实践,提供了一个观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窗口——通过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和服务下沉,保险活水正精准滴灌至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根脉,成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里,保险不再只是事后的经济补偿,更是事前的风险预警、事中的风险控制、全程的风险减量伙伴。金融活水正以各种创新形式,滋润着苏州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保险力量。
深入基层一线,由细微处映照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后续,中国太保还将进一步组织主流媒体走进常州、深圳、甘肃、上海、四川等地实地调研,用心挖掘“金融为民”鲜活案例,持续深度传播中国太保发挥“两器”“三网”作用 ,做好“五篇大文章”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