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奋力擘画核工业建设产业链美好蓝图
2024年,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贯彻落实中核集团党组决策部署,以“2345”发展思路为牵引,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目标。多次荣获集团公司业绩突出贡献奖;连续3年获集团党建考核优秀评价;连续3年获评集团公司改革三年行动考核A级;两家双百企业连续3年获国资委“双百行动”考核最高等级“标杆”企业。2024年在建机组32台,8台机组实现浇灌第一罐混凝土(FCD)、5台机组完成穹顶吊装、2台机组进入商运;与法国电力集团开展系列高层交流洽谈,签订专项合作协议;成立科技委,建立公司科创体系;斩获5项国际质量管理小组(ICQCC)金奖,创历史最佳成绩;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为中核“代言”,广泛推广中核品牌。

谋篇布局、精准施策
大力推进核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坚持“主业之上有主责”。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力保障重大工程建设。主要领导靠前抓总带头,全系统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建立高层协调、成员单位资源共享的整体协同机制,调动一切优质资源、统筹一切力量坚决打赢每一场攻坚战,坚决当好重大工程建设“承重墙”、经济增长“压舱石”,团结带领1200余个党组织、14000余名党员、45000余名职工、20万余名产业工人风雨同舟、攻坚克难,确保全年重大任务使命圆满完成。

推动核工业产业链优化升级。奋勇争先,做好核工业建设产业链链长,创新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主动求变向产业链中高端加速延伸,向国际化延展,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不断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深化核电建设“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契约化”水平,持续提高多堆型群堆建造管理能力,巩固核电建设领先优势,提升智能化、模块化建造技术领先水平。高质量承接国家能源局核电行业定额总站使命任务,进一步规范核电厂建设工程定额管理,更好地为核工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服务。
创新驱动产业链国际化发展。2024年以来,中国核建与法国电力集团深化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双方签署《核电先进建造专项协议》,签订《EPR2 Taskforce战略性管理咨询合同》,核电工程建设领域首次实现“管理咨询+技术咨询+产业链合作”的综合性对外合作。公司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要求,深入研究部署目标任务,为“走出去”按下“加速键”。新签国际市场合同额预计增长超过50%。有序推进纳米比亚、马来西亚等国的“五统一”试点。统筹协调、整体发力,逐步打开国际化经营新局面。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大力推进企业高质量稳增长取得新突破
谋全局、促发展,厚植核心竞争力。中国核建把高质量稳增长作为“国之大者”,当好集团公司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千亿级综合经济稳中有进。公司位列2024年度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第167位,中核机械工程连续4年位居国际起重机运营企业IC100全球前10,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吊装10强企业(国有),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细谋划、精部署,稳中有进增效益。公司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一增一稳四提升”总要求,推动商业模式转型升级,从传统建安模式向“投融建管退”转型。强化“一利五率”刚性约束,构建高质量发展对标评估模型,建立“总体+细分领域”对标、“业务+管理”对标、“指标+目标”对标三个维度指标体系,科学指导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一台账四清单”管理,对成员单位合同储备、新签合同、合同转化逐一进行梳理分析预测,做到提前发现问题,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公司领导班子持续对责任区高质量稳增长工作进行督导,全力支持成员单位高质量稳增长工作。
拓市场、优产业,精准聚焦新赛道。公司快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服务发展大局,坚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核心产业“两端发力”,加速产业布局优化、贯通、提级。用好考核“指挥棒”,将战新产业营收纳入MKJ考核指标,发布《中国核建战略新兴产业布局清单》,锚定目标、精准施策。组建新能源业务协同工作专班,加强与内外部新能源企业对接,实现新能源订单量质双突破。集团外新能源项目新签合同额预计同比增长超88%,奋力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勇于创新、赋能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智能建造升级转型
构建集约化科技创新体系。组建成立科技委,建立“科技委+创新研究院+各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科创体系。持续加大科技和研发投入,有序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达120项。

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围绕智能制造全链条产品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形成智能产线解决方案,打造核电建造产品的智慧工厂;基于人机协同理论,开展组织模式等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智能机器人,形成人机协同的智能建造解决方案;构建核电工程虚拟建造核心能力,开展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建造模式研究,推动设计施工融合,实现核电EPCS全产业链深度协同;构建以数字孪生技术和虚拟建造技术为核心的“BIM协同工作平台”,推动数据管理和产业链协同。推动新一代核电工程精益建造管理平台在漳州等核电项目深化应用,实现对施工现场过程管控、施工班组业务数字化。
构建高标准科创平台。成功获批国家能源核电数字化智能化研发中心,中核检修成功申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核二四获批国家博士后工作站、中核建科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核混凝土获陕西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中核华辉获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系统部署、锤炼标杆
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绘“发展蓝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的原则,高质量谋篇布局公司“十五五”规划,深入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基本规划思路。

发挥好“标杆”作用,打造改革“尖兵”。中国核建旗下中核二三、中核华兴蝉联国资委“双百行动”考核最高等级“标杆”企业。推动中核华辰、中核五公司纳入集团“双百”综合改革培育库,形成改革“传帮带”良好氛围。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各环节“整体·协同”。中国核建始终把国家利益至上、集团整体功能最优作为谋划推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加强“战略协同”“工程协同”“科研协同”“产业协同”“产研协同”“科融协同”“产融协同”“组织协同”“文化协同”“开放协同”十大领域协同,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推动“整体·协同”年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内外“整体·协同”能力,以高水平协同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2024年,公司与集团内外央国企、境内外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地方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1余次;高质量承办第26届世界能源大会集团公司系列活动和集团公司第二届集体业绩说明会。
凝心铸魂、同心筑梦
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学深悟透,不断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中国核建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深学细悟,深刻理解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研讨与辅导讲座相结合,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2024年,全系统开展中心组学习148次,其中,集中学习研讨94次,邀请专家辅导26次,开展专题调研或参观学习59次,举办读书班40期。

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中国核建党委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公司各级党组织将党纪学习教育同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党委带头学、基层党组织跟进学、党员对照深入学”三级联学机制,126名领导班子成员讲授党课182次,1000余名党支部书记讲授党课1144次,15000余名党员学习全覆盖。公司本部及14家成员单位微信公众号开设“党纪学习教育”专栏,累计发布相关内容190次,浏览量18万,掀起学条例、知条例、用条例的热潮。
用心用情,不断提高核建声域声量。中国核建深刻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任务新要求,整合宣传力量、拓宽宣传阵地,常态化、全景式、全程式发力,做实宣传舆论引导,不断提升核建声量。2024年,集团公司微信矩阵新媒体传播指数榜单上,中国核建及所属4家成员单位官方微信公众号长期稳定保持在传播指数排行榜前10位,中国核建本部第三季度跻身榜单第4名。中核华兴班组建设良好实践登上求是网;多个典型故事在学习强国、国资小新、新华网、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内外部平台刊发;积极协办中核集团“大国底气从核来·探寻东方的巨响”品牌系列活动,为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庆祝我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营造良好舆论基础。

追求卓越,持续挖掘品牌价值内涵。公司入选中核集团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企业品牌;举办“两个品牌”故事宣讲活动,直播观看量23万人次、点赞量超140万次;推进“核声悦耳”文化品牌系列活动,6件作品、6人次获奖,公司获优秀组织奖3次。12件作品在中核集团品牌故事评选中获奖,1部短视频《战》获一等奖;《悍将傲骨》《百变身份,不变热血,平凡英雄在身边》入选第七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2件作品获评2024年中央企业基层理论宣讲微视频优秀作品;《环球时报》聚焦中核二二东帝汶国家电网项目,展现中国核建深耕国际市场品牌形象,以精品工程推动品牌出海;公司不断“融入、融合、融创”上海,在第八届上海市企业法务技能大赛中勇夺团体赛等三项荣誉;核建青年在上海青创大赛中斩获一金两优;《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 在光荣和梦想征程上当好核工业建设主力军》一文入选工信部“工业图强”史志鉴优秀案例;海外品牌传播案例连续3年入选“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优秀案例”,连续两年获评“十大案例”;两支队伍获中核集团2024年核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联赛总决赛二等奖;中核华兴作品《永怀赤子心》展现“两弹一星”精神,亮相国防军事频道(CCTV-7)《爱我国防主题演讲会》。
讲好故事,典型人物为“核”代言。公司深刻领会“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广泛传播先进人物故事,激励广大员工比学赶超,助力全员劳动率提升。涌现出一批批全国人大代表、团十九大代表、团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以及核建工匠、核建劳模、工程师等典型人物。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为核“代言”,在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维度立体化讲好核建故事,总浏览量近1000万。团十九大代表、团中央候补委员尔基的《藏族小伙尔基,核级焊工!》故事密集亮相《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光明日报》等95家媒体,先后亮相中央电视台CCTV-7频道《国防故事》和《正午军事报道》栏目及CCTV-10首部青春思政课系列微纪录片,技能报国的奋斗故事成为网络顶流;未晓朋、尔基受邀参加团中央分享会,现场讲述青春奋斗故事;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国防科技工业赛道第一名邢天骄的故事亮相全国平台;中核五公司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晏义军、姚保民获评中央企业劳动模范;14名优秀职工获评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尔基、邱天获集团公司青年五四奖章。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中国核建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为实现核工业强国、集团公司“三位一体”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加快推动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不懈奋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核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