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建一月新签合同150.24亿 加强科创近四年研发费79.91亿

查股网  2025-02-21 06:46  中国核建(601611)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中国核建(601611.SH)继续稳健运营。

2月19日晚间,中国核建发布公告,2025年1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50.24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4.9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核建新签合同约为当期营业收入的1.77倍,如果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将能保障中国核建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财报显示,自2016年上市以来,中国核建实现了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持续双增。

而科技创新是中国核建重要驱动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近四年已经累计投入研发费用79.91亿元。

营收净利连增八年

中国核建加大市场开拓。

2月19日晚,中国核建公告,2025年1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50.24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4.9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几年,中国核建收获颇丰,新签合同额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核建新签合同额分别为970.8亿元、1099.45亿元、1241.67亿元、1390.47亿元、1506.37亿元,同比增长10.4%、13.25%、12.94%、12%、8.34%。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核建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623.65亿元,同比增长7.78%;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31.1亿元,同比增长3.4%。

中国核建强劲的揽单能力,支撑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释放。

2016年6月6日,中国核建成功在A股上市。当年,中国核建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15.09亿元、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0.12%。

上市后,中国核建的经营一直较为稳健。从2017年开始,中国核建的营业收入每年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53.3亿元、513.6亿元、635.9亿元、728.0亿元、837.2亿元、991.4亿元、1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9%、13.28%、23.83%、14.48%、15.00%、18.42%、10.34%。

在利润端,中国核建的表现也不俗。2017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8.53亿元、9.61亿元、12.07亿元、13.60亿元、15.33亿元、17.77亿元、20.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3%、12.64%、25.60%、12.68%、12.70%、15.96%、16.07%。

综上,中国核建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已经连续八年保持双增。其中,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16年上市当年增长1.64倍、1.58倍。

进入2024年,中国核建经营业绩延续此前增长趋势。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核建实现营业收入789.29亿元,同比增长0.43%;净利润14.55亿元,同比增长3.08%。

毛利率方面,中国核建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0.07%、11.35%、10.2%。

基于良好的业绩表现,中国核建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进行现金分红14.74亿元(含税),自2017年以来每年均实施现金分红,每股派息额度与年度派息总额逐年增长,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含税)额度由0.50元提升至0.87元,增长了74%。

总资产近五年增约78%

据了解,中国核建主要业务是工程建设,分为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两大业务板块。

而核电工程建设是中国核建的核心业务。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电工程收入150.83亿元,同比增长30.22%,占比进一步提高至27.61%,较2023年底上升5.49个百分点。

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核建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业务稍有承压,实现营业收入357.01亿元,同比下降5.71%,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5.35%。

近年来,中国核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是建成及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最多的企业。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累计建设91台核电机组,其中63座已投产运营,在建机组28台。目前,陆丰、徐大堡、三门二期、连云港、漳州、三澳项目处于施工高峰期。

不断扩张之下,中国核建体量也越来越大。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公司总资产由1245亿元增长至2153亿元。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总资产达2217.79亿元,相比于2019年末的1245亿元,近五年增长约78%。

据中国核建介绍,在核电工程领域,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代表着我国核电工程建造的最高水平。公司掌握了包括CNP、M310等各种堆型、各种规格系列的核电建造能力,可同时承担40余台核电机组建造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核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金额分别为13.77亿元、16.29亿元、28.7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21.10亿元,同比增长20.59%,显著高于当期0.43%的营业收入增速。近四年,公司研发费用合计79.91亿元。

视觉中国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