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农业保险支持农业强国建设

http://ddx.gubit.cn  2023-09-03 08:38  中国人寿(601628)公司分析

转自:经济日报

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助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2023年上半年,农险行业整体规模高达999.75亿元,同比增量185.23亿元,保费增速22.74%。

近年来,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充分依托集团化综合经营优势,以农业保险为抓手,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自2012年正式进入农险市场,努力当好农业生产的“减震器”和“稳定器”。自开办以来至2023年上半年,累计为1.53亿户次农户提供4.56万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超280亿元,超2000万户次农户受益。

保障主粮作物,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进一步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收入)保险试点, 其中2022年落地12个省、298个县(区),累计承保面积4617万亩,承保农户461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435亿元。围绕“提标”、“增品”、“扩面”,重点做好中央对地方“以奖代补”特色农产品保险,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特色农险产品,在内蒙、吉林、黑龙江等15个省落地,支持脱贫县在“一县多品”的基础上打造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促进农民增收。

推广“保险+期货”,发挥资本市场支农作用。2016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率先在湖北开始试点“保险+期货”模式,并连续多年深耕细作,为越来越多的农户提供保障。2022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与19家期货公司进行了“保险+期货”业务合作,服务产品涉及天然橡胶、白糖、生猪饲料、生猪价格等项目,覆盖全省11个州市,为超20万户次农户提供了30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5058.5万元,受益户次超19万户次。截至2022年底,“保险+期货”已覆盖25个省,为超3.65万户次农户提供了近70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约1.88亿元,受益户次近2.86万户次。今年7月31日,公司基于“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的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产品在广州正式发布,为我国应对粮食面临的极端天气挑战提出期货之策,更好服务构建农业天气风险管理体系。

创新绿色保险,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施。2023年,公司创新推出全国首单海洋生态植被救治保险(互花米草防治专用)在福建宁德福鼎市试点落地,将为福鼎全市1万亩海域生态植被提供1000万元风险保障,为保险行业助力互花米草除治攻坚专项行动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同年,全国首单“林业碳汇保险+”服务项目于8月10日落地福建龙岩,为龙岩市新罗区国有林场及九龙江源国有林场碳排放权交易价值提供891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此外,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积极参与湿地、森林、海洋领域的固碳项目研究,与寿光市林业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为寿光市滨海湿地公园的644.47公顷湿地资源提供风险保障48.34万元。

探索“保险+”模式,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在其他“保险+”模式上,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例如,在北京市怀柔区,以“保险+信贷+电商+科技+智库”模式为“怀柔板栗”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天津市开展“保险+融资”“保险+气象”等多种形式的保险产品创新,通过“活体抵押+保险保障+银行授信”模式盘活生物资产,独家开发“菜单式”综合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稻田蟹气象指数保险等。在山西省,创新“保险+农担+信贷+期货”四位一体模式,为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障,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项目及“亚洲金融协会”普惠金融实践案例。

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近年来,中国人寿财险公司陆续建设了集无人机管理、飞行、拍摄、分析一体的“国寿i农飞”平台,全面加快公司农业保险科技的战略部署与深度应用,推动公司农业保险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一路行”空中智赔平台,实现一站式在线视频理赔,助力损失核定更精确、赔款支付更快速,使客户轻松享受无接触、便捷化的智能理赔体验。此外,搭建了集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于一体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人工智能开发平台,依托海量的行业数据与领先的自研自控技术能力,助力承保、核保、理赔、客服等保险业务场景的高质量数字化发展;建设了隐私计算平台,为保障数据交易中的隐私安全提供了解决方案,规避数据泄露风险。(经济日报记者 于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