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里,看中国人寿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

查股网  2025-04-11 10:05  中国人寿(601628)个股分析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公司研发投入需求较大,但传统信贷更看重企业过往营收数据,对于我们这种处于发展初期的科创型企业来说,往往很难贷到款,融资存在一定困难。”杭州云栖智慧视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形体(形态)识别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核心业务主要运用于AI+公共安全等领域。据该企业行政总经理张倩介绍,作为中国人寿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杭州分行“科信贷”产品给了他们很大支持,有效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业务功能作用和综合金融优势,通过“保险+投资+银行”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让更多民营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信贷助力

陪伴民营小微共同成长

目前,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它们创新能力强、发展活力足,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而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高成长性特点。传统授信逻辑中,重历史、重财务、重抵押是“硬性标准”,这无疑将众多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拒之门外。为突破上述融资瓶颈,广发银行杭州分行摒弃繁琐的抵押程序,为企业落地500万元免抵押、类信用(实控人保证担保)的“科信贷”产品。广发银行余杭支行副行长姚佳颖介绍,“科信贷”是通过免抵押方式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办理短期融资的金融产品,分行结合企业技术能力、知识产权情况以及长远发展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免抵押、类信用的方式,陪伴企业度过资金周转艰难时期。

“陪伴成长”是广发银行信贷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普遍提到的。无独有偶,走进浙江义乌庆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隆隆作响的机器,吞吐出一捆捆颜色各异的绣花线。“有了这些机器,我们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原来花费2个人、生产2000捆线的时间,现在仅需1个人就能生产1万捆线。”义乌庆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建兵欣慰地表示。

这家主营绣花线生产制造的小微企业,从2022年起与广发银行建立信贷关系,广发银行给予其“惠信通”贷款256万元。随着企业不断成长,对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广发银行基于对企业经营情况的综合评估,又二次、三次对企业进行授信,支持企业随借随还,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且在2024年第三次续授信时,给予企业“惠信通”贷款最高额度300万元的授信。“可以说,我们是陪着这家企业共同成长。”广发银行义乌分行副行长郭庆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132亿元,较年初增长396亿元,增速8.3%。

投资赋能

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大显身手

如果说激发“敢贷”主动性、调动“愿贷”积极性,是提供信贷支持的保障,那么强化“能贷”持续性则是解决融资难的重要一环。耐心资本作为一种注重长期价值创造的投资形态,正在逐渐成为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力量。

近一年来,鼓励市场化资金参与股权投资的政策频出,特别是如何有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向纵深迈进的关键。中国人寿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耐心资本优势,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融资供给。截至2024年末,全集团保险资金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存量投资规模超2400亿元。

例如,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公司投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2024年1月,其中所投的子基金投资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B轮融资,为该公司业务拓展、产品迭代等提供资金助力;国寿健投公司管理总规模达270亿元的国寿大健康系列基金,投向民营企业的项目占比超90%,其中就包括投资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B轮融资,助力该公司成长为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领军企业。

在股票投资方面,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所属国寿安保基金也积极发力,为民营企业的价值增长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末,公司基金产品所持有所有股票资产中,市值占比最高的前十大重仓股里有5只为民营企业股票,持仓市值在前十大重仓股中占比超50%,其中包括宁德时代、腾讯控股、美的集团、阿里巴巴等知名民企;持仓市值排名第11-20名的上市公司中,9家为内地民营上市公司。

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公司“333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中国人寿将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普惠的综合金融服务,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