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坚持长期主义精神,下半场竞争是体系和生态之争

http://ddx.gubit.cn  2023-04-27 16:20  长城汽车(601633)公司分析

2022年底,长城汽车对旗下的品牌进行一次系统整合。据悉,这是继2020年推动品类营销战略后,长城汽车近两年来最大的一次品牌资源整合,涉及旗下所有整车品牌。其中,欧拉和沙龙、魏牌和坦克均将采用双品牌运营模式。

在日前举办的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魏牌和坦克品牌举办了联合发布会,实现了品牌资源整合后的首次亮相。长城汽车的品牌资源整合效果如何?在汽车市场价格混战的背景下,长城汽车又将如何决策?对于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市场趋势的变化,长城汽车是如何判断的?

近日,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一回应。穆峰表示,此前,资本市场给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概念过高的估值,随着赛道逻辑的逐渐清晰,这一板块的估值也会逐渐回归理性。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其实是非常好的转变。对于以智能化为主线的“下半场”竞争中,一定是生态和体系之争。

“长城汽车始终会奉行长期主义和价值主义的原则进行造车,坚决不会为一时的乱象改变公司的初心和努力方向”,穆峰强调,用短时的亏损来抢占市场份额,这种打“价格战”的方式不仅会扰乱市场,也会伤害到消费者,长城汽车不会选择这种途径。

价格战本质是新能源对燃油车替代

在采访之初,穆峰首先对长城汽车的品牌调整策略进行了解答。他表示,魏牌和坦克之间只是渠道融合,核心是为了提升效率,并不代表两大品牌的合并。

“汽车是耐用品,消费频次会远远低于快消品,这意味着每一个品牌的塑造,都离不开强大的母品牌进行支撑和背书”,穆峰表示。

而针对当前市场上热议的价格战,穆峰也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在他看来,传统燃油车要想继续保持与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其价格势必要进行持续下探。因此,当前的价格战底层逻辑其实是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施压,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越高,燃油车就越需要通过价格调整来获得市场。

但实际上,肆意的价格混战也会给市场秩序带来一定的扰乱。穆峰认为,用低价扰乱市场,是种不健康的打法,不仅会伤害品牌自身,也会伤害消费者,甚至会影响到正处于蓬勃成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因此,他判断目前的价格混战是暂时现象,不可持续。

对于长城汽车自身而言,用低价换取市场规模的方式,也将是公司不会采纳的。“我们会坚持长期主义和价值主义,追求有质量的市场份额”。穆峰表示,汽车是一种耐用的消费品,消费频次较低,通过短时的亏损来抢占市场份额显然是不健康的打法,因此这种伤害品牌、伤害消费者的事情,长城汽车坚决不会做。

智能电动车赛道估值会回归理性

汽车市场的价格混战,不仅反映了汽车市场格局的变化,也透露了整个行业白热化竞争的现状。而这种狂热的景象,在资本市场上也曾上演。不过,近一两年来,汽车板块的整体估值已有所回落,各家公司股价的回调,也引起了不少市场热议。

对此,穆峰回应道,此前资本市场对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赛道逻辑是模糊的、朦胧的,因此给了很多过高估值,但是现在赛道越来越清晰,市场也越来越回归理性。

在他看来,这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而言,反而是非常好的转变,消除了泡沫,破解了误判。同时,他也认为,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只是行业竞争的上半场,下半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赛场,才是真正见高下,形成格局的。

因此,目前长城汽车的诸多技术和体系布局,其实都是为了应对下半场竞争。“个人判断,长城汽车股价真正发挥价值的时候应该是在下半场”,穆峰直言道,上半场只是热身赛,下半场长城汽车会进一步“亮剑”。

在他看来,伴随着汽车的智能化,车辆的升级会越来越频繁,与消费者建立的联系也会日渐紧密。围绕着汽车全生命周期进行服务,也是长城汽车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所在。

下半场竞争是体系和生态之争

在智能汽车赛道逻辑逐渐清晰之后,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应对这场竞争?显然是绕不开的话题。穆峰认为,下半场的竞争一定是体系和生态之争。对于车企而言,要提早做好技术和体系布局。

据悉,在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中,有毫末智行、仙豆智能等专注于智能化领域的公司,也有蜂巢能源、未势能源、极电光能等发力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同时,在智慧线控底盘、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等一系列智能化技术领域,长城汽车也进行了深度布局,为公司发力纯电、混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各个板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穆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既然汽车要朝着智能化方向进行变革,就意味着原本的车型平台“三大件”也会电子电气架构进行转移,一些泾渭分明的控制边界也会逐渐被打破。因此整车企业必须重视对产业生态的布局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