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产”到“资产”齐鲁银行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查股网  2024-06-17 16:05  齐鲁银行(601665)个股分析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近年来,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地位日益提升。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

国家相关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强国建设指明方向。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对于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

面对做好“五篇大文章”的使命,成立28年来始终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初心本源的齐鲁银行,积极构建与齐鲁大地“共生共荣”的价值生态,围绕山东地区创新发展的需求落地金融服务,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与地方战略同频共振覆盖专精特新全生命周期

山东是科技大省,也是创新大省,人才规模大、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和坚实基础。

从省会城市济南的情况看,近年来,济南通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构筑高端高质高效、集聚集群集约、专业专注专长的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截至目前,济南共有1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省总数的13.11%。

山东铂源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铂源药业”)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生产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的新兴科技型企业。公司已于2022年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由于科创企业的投入时间长,资金需求大,却较难短时间内看到回报,其发展往往不是一帆风顺。从铂源药业的成长经历看,为破解科创企业面临的痛点,齐鲁银行根据该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金融需求,高效精准地提供授信融资服务,先后通过出口订单融资、资产池授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创易贷等产品,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目前,铂源药业已成为国内较大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产品出口亚洲、美洲、欧洲等地区。

日前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亦提出,科技金融的发展目标是“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对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金和保险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持续优化,努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和铂源药业一样从齐鲁银行获益的专精特新企业还有很多。截至目前,齐鲁银行服务济南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例达到78%、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比例达到61%。作为济南本地法人银行,齐鲁银行始终与地方战略保持同频共振,将专精特新作为科技金融的核心客群,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聚能成势,助力济南专精特新“小巨人”加速发展。

这正与《指导意见》中强调的“城商行和民营银行要发挥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生力军作用,注重利用管理半径短、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针对性优化‘五篇大文章’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吻合。

能够精准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需求,离不开齐鲁银行把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系统化工程的举措。“一盘棋”谋划、“一体化”统筹、“一站式”推进,齐鲁银行坚持以专精特新理念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着力塑造专精特新服务品牌和比较优势。

为提升服务水平,齐鲁银行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建立了多层级专营体系,推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

在服务体系方面,齐鲁银行着力打造多层级专营体制,在总行成立绿色科技金融管理部、科创金融审批中心,在济南、青岛等地分别设立8家科技金融中心,在济南高新区,成立分行层级的科创金融中心支行,总、分、支联动不断完善科创专营体系建设。

在服务方案方面,齐鲁银行专门推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包,开发涵盖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方案。既有服务初创期专精特新企业的科融e贷、人才贷、知识产权贷等产品,也有服务成熟期专精特新企业的科创易贷、科研贷、技改贷、并购贷等。

为引导全行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力度,齐鲁银行在资源配置、产品定价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差异化配套政策。每季度拿出专门财务费用用于激励营销人员加大对专精特新服务,在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方面,实行力度更大的内部资金价格优惠。通过一些内部激励措施,有效激发了营销人员业务积极性;在绩效考核方面,积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专精特新等科创企业贷款指标纳入各机构负责人平衡计分卡。

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齐鲁银行还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赋能,助力科创企业加速成长。如牵头组建“齐鲁投贷联动合作联盟”“科创企业联合会”,创设“星空学堂”路演品牌,聚合风投机构、担保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要素,构建起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生态体系,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融智、融商、融技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创新“456工作机制”“以新助新”赋能科创企业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是齐鲁银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缩影。

为了更好地助力科创企业发展,齐鲁银行制定了“456工作机制”。其中,“4”即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医药四新产业,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目前服务60%的济南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8%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即聚合“评、保、贷、投、易”五大生态伙伴,累计为超过500家科技企业进行赋能。

“6”即聚力六单机制,单独的业务团队、单独的准入标准、单独的风险管理、单独的产品体系、单独的考核激励、单独的风险容忍。其中,单独的准入标准系齐鲁银行在山东省内率先出台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建立涵盖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等5大维度的标准体系;同时,该行开发了科技企业认定模型、成长性评价模型,实现科技企业精准识别、精准分层和精准服务。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创新。近年来,齐鲁银行持续“以新助新”,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新动能,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科技金融产品。

如该行率先在山东省推出了支持科技研发的贷款业务——“科研贷”,满足科研人员经费、委托开发费用、科研项目启动费等多种用途,已累计投放科研贷款26亿元;积极支持驻济高校人才引进,向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发放“人才引进项目贷款”5亿元;推广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支持知识产权转化以及产业化,累计发放贷款超过60亿元,累计支持成果转化项目2000余个。

为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促进知识产权运用,齐鲁银行推出了鲁智贷业务,创新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质押模式,率先在山东省发放基于数据资产增信的科创贷款;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累计走访园区超过100个,走访企业超过2000家。2023年,齐鲁银行济南辖内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占全市的比例达到33%。

同时,为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齐鲁银行率先在省内推出“人才贷”业务,累计向济南市“5150”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发放贷款超过50亿元。

在“456工作机制”的指引下,在诸多创新产品的助力下,目前,齐鲁银行已服务66%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7%的独角兽企业和69%的瞪羚企业;截至4月末,齐鲁银行全行科创企业表内外各项贷款余额538亿元,较2024年年初增长99亿元,增幅达到23%。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齐鲁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深耕细作的结果,也是其创新服务理念和实践的体现。

强化科技金融、助力科创企业发展,是齐鲁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的一个方面。

截至2024年一季度,该行科创贷款增长18%,在工作推进、策略打法方面有思路、有方法、有进步;同时,该行普惠贷款在高存量高起点的基础上完成两增目标;养老金融出台业务发展三年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制定了具体举措。

做好五篇大文章,不仅助力了实体经济发展,也使得齐鲁银行业务结构调整成效初显。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行科创、绿色贷款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60%和90%,增速大幅领先全行平均水平。

站在全新的起点,齐鲁银行将牢记本土法人城商行使命担当,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厚植科创沃土,不断创新科技金融模式,升级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路径,以金融之力赋能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以更大作为向市场交出更加优秀的答卷。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