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接待4家机构调研,包括东北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华泰证券等

查股网  2025-05-15 19:46  华泰证券(601688)个股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5月15日,中海达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15日接待东北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华泰证券、汇丰前海证券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中海达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会秘书黄宏矩,证券事务代表张赟。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广州总部。

据了解:中海达专注于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已发展为国内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领先企业之一。2024 年度营业收入 1219549535.51 元,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51988324.18 元。

据了解:公司主要为乘用汽车行业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相关的软硬件产品,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增长,相关产品在多家车企保持量产交付。公司在智能驾驶软硬件产品布局逐步完善,并关注相关行业需求变化与融合应用。

据了解:在低空领域,公司可提供航测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面向多个行业提供高精度定位装备及方案,并长期从事多项测量装备研发与制造,技术产品应用广泛且获高度认可。

调研详情如下:

本次特定对象调研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1、公司的主营业务及2024年度、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答: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深化北斗精准位置行业应用,全力打造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多年来始终聚焦在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是全球高精度导航定位的主流企业。

公司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激光雷达、声呐、光电、惯导等多种技术,已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全空间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产品布局。当前,公司已实现卫星定位、激光雷达、声呐、光电、惯导等相关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构建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算法再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完整技术链条。公司历经多年深耕行业市场,持续探索、实践与改革优化,已逐步形成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业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是国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高精度定位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19,549,535.51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49,794.7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7.08%。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988,324.1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60%。关于公司详细业绩情况请参阅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报告》。

2、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类产品的介绍及业务进展

答:公司主要为乘用汽车行业用户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其中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4G/5G+GNSS+V2X)组合智能天线、高精度定位与控制单元、惯性测量单元(IMU)、智能驾驶定位算法IP以及定位差分增强服务等,以及基于上述相关软硬件产品实现辅助/自动驾驶定位和车辆控制的综合解决方案。

2024年,公司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取得坚实的发展成果,随着车辆定点项目逐步量产,智能驾驶业务实现了约40%的增长。目前,公司惯性测量单元产品(IMU)、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和高精度定位算法引擎SDK等产品在小鹏、上汽、长城、吉利、东风和一汽等车企的量产车型上保持规模量产交付。截至2024年末,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获车企成功定点的车型已超60款。在智能应用场景方面,公司与百度阿波罗、北京航迹深入开展高精度差分定位方案产品及相关技术合作,已向其量产交付5G+V2X智能天线、高精度定位天线,并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智能化场景综合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携手中国移动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技术交流及产品集成方案的合作。近期,公司已获吉利下属子公司关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硬件的定点。

目前,公司在智能驾驶相关软硬件产品布局已日臻完善,并完成产品功能安全D等级能力建设,以满足高级别智能驾驶量产项目的严格要求,为规模化量产和技术前沿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内的融合应用。

3、公司在低空经济方面的相关业务情况介绍

答:在低空领域,公司通过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相机、机载激光雷达等测量勘察仪器,快速获取实景影像,也可提供航测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应用于航空测量、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领域。此外,公司可实现网联载体高精度地图数据实时采集及更新,提供航路规划等相关技术服务。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内的融合应用。

4、关于公司未来是否在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产品技术投入研发

答:公司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可提高移动物体的姿态稳定性,该类技术可延伸应用在智能驾驶、农机导航、机械控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工业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内的融合应用。

5、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的介绍及业务优势

答: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是公司创立以来一直从事的业务,主要面向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应急、特种机构等行业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装备及方案,满足客户获取时空信息需求以供辅助决策,以及直接为地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客户群体提供时空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服务,主要如下:

公司融合高精度卫星定位、激光雷达、视觉影像等技术,持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RTK产品,在自然资源、建筑施工、城市更新等领域提供高效的测量解决方案。公司研发的SLAMRTK产品,基于创新性的激光逆向定位技术,解决了传统RTK测量作业最后100米的测量难题,改变了传统RTK的作业模式。公司基于精密光学成像技术、高精度机械伺服控制技术及智能电子传感技术,推出了全新一代的智能测绘全站仪系统,通过融合AI影像技术,为地形测绘、建筑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等领域实现毫米级测量精度与全自动化作业流程,有效革新了传统测绘工作模式,为现代工程测量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取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公司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卫惯融合定位技术、毫米波雷达避障技术、AI视频识别等技术,打造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无人船系统,通过搭载不同载荷,形成无人船+ADCP、无人船+多波束、无人船+侧扫声呐、无人船+水质分析等产品组合方案,为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救援等领域用户,提供水文流速流量测验、水下地形地貌测量、水质分析和排污口排查、应急巡检等装备和解决方案,助力国家应急救援、水文数字孪生、实景三维中国、水资源普查、水文提档升级等项目建设。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高信噪比模拟电路、高精度信号编码和智能自适应流速测量技术,打造iFlow系列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针对水文、水利、应急、航道用户在流量测验中存在高水高流速难测验、浅水低流速测不准、测验过程作业繁琐、成本高的问题,提供全量程、高精度、小型化、国产化的ADCP测流产品,获得水利部鉴定认证,成为首批进入全国水文测报新技术装备推广目录产品,国内ADCP市场占有率领先。

公司基于GNSS/IMU组合导航技术、高灵敏度信号探测技术、多模态数据融合、实时建图和动态检测滤波等技术,形成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和手持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等系列产品,实现了城市级、部件级的三维中国数据快速采集,尤其为泛测绘领域复杂场景实现高效的全息数据获取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为新型基础测绘、森林资源调查、地质灾害模拟与评估、露天矿测量、古建筑数字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前述技术产品也应用在特种机构行业上,公司向特种机构客户提供国产自研的自准定位定向系统、工业级激光雷达、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等技术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

公司长期从事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光学测量装备、水下声呐测量装备和三维激光测量装备的研发与制造,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与技术积累,储备了丰富的卫星定位技术、声学多普勒测流技术、声学多波束测深技术、三维激光扫描与测量技术、光学测量技术的硬件和算法基础。公司推出各种类型的测绘测量硬件装备和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在自然资源、建筑工程、水文水利、应急救援、生态环境领域得到大量应用,获得多个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形成了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