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亿元战略性并购!上海电气收购发那科机器

查股网  2024-10-22 18:55  上海电气(601727)个股分析

10月21日,上海电气全线飘红。其中,上海电气A股开盘涨停,报收于4.97元/股,涨幅9.96%,总市值774.32亿元;H股股价一路高走,报收于2.37港元/股,涨幅30.22%,总市值369.24亿港元。

消息面上,上海电气当日举行了收购宁笙实业投资者交流会,公司董事长等多位高层出席会议。据悉,上海电气曾于10月18日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自动化集团”),拟以30.82亿元现金收购宁笙实业100%股权,后者核心资产为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发那科机器人”)。

上海电气表示,公司拟借助本次交易,与发那科机器人共同构建双方在自动化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优势应用领域,协同创新研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产品,构筑上海电气在智能机器人赛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助力上海电气新一轮转型发展。

超30亿元战略性并购

事实上,上海电气与发那科机器人渊源已久。

1997年,上海电气与日本发那科联合投资组建了发那科机器人,二者持股比例均为50%。据了解,日本发那科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与ABB、库卡、安川并称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在过去三年中,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光伏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对高端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增加,发那科机器人业绩增幅十分明显,公司营收由2021年的58.75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73.89亿元,净利润由2021年的7.89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0.5亿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宁笙实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32.82亿元,扣除期后股东分红2亿元,本次交易价格为30.82亿元。同期,发那科机器人50%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为25.86亿元,占宁笙实业净资产的83.7%。今年上半年,宁笙实业持有发那科机器人50%股权的投资收益为1.78亿元,占宁笙实业净利润的109.4%。

同时,上海电气回应,目前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充足,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现金流产生较大压力,更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宁笙实业2023年、2024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5.18亿元及1.63亿元,占公司同期净利润的比率分别为181.75%及27.08%。未来,随着发那科机器人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有望积极推动公司营收持续增长,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和股东回报。

此外,本次收购更是上海电气践行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公司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的战略布局的考量。

以两大协同打造“三驾马车”

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后,发那科机器人将成为自动化集团间接持股50%股权的重要合营企业,二者将在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现进一步协同。

在市场协同方面,发那科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行业的深耕,与上海电气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市场高度契合。通过本次交易,上海电气与发那科机器人将充分借助现有市场优势,实现双方营销战略的进一步协同,共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助力双方在自动化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同时在差异市场领域,上海电气可以将在新能源、航天航空等新兴领域的客户资源引入发那科机器人的客户网络,发那科机器人也可助力公司在消费电子、3C等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新业务拓展,实现双方市场资源的互补和双向赋能。

在创新协同方面,在现有的自动化业务领域,双方将分别发挥在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自动化产线集成方面的丰富经验,共同推动自动化行业的技术创新,助力双方构建更加智能化、高效能的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提高自动化产线装备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同时,上海电气还将积极布局特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制,聚焦特殊应用场景以及柔性制造场景,实现与发那科机器人在传统自动化领域的运动控制及机器人集成应用技术优势充分结合,共同构建双方在自动化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

上海电气副总裁董鑑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种机器人主要用于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或者高风险任务,公司正在进行相应开发,并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例如石油、天然气、矿业、搜索和救援等。而智能机器人只有不断执行任务才能实现自我优化,这代表机器人技术的未来;上海电气也正在积极关注这一领域。

董鑑华表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上海电气紧跟机器人产品迭代和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致力于将业务从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延伸至特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形成三驾马车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