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中国电信科技创新,为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安上“天眼”
转自:通信信息报
(记者 陈洲)贵州,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千姿百态的桥梁跨越山河、穿越云雾,在这17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了一个“世界桥梁博物馆”。
随着5G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中国电信科技注智,为这片土地上搭建了一条条“信息高速路”。贵州交通视频云联网由中国电信和贵州中南交科共同承建,天翼云的应用为该平台筑牢了“云网安”数字底座。
云网助力贵州交通管制
初夏的贵州早晚还有些许凉意,记者有幸乘车驰骋于蜿蜒曲折的高速上,此行要造访的是位于高速路口的中南交科旗下的贵州道坦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贵州交通视频云平台”开发和运营所在地。
据介绍,贵州交通视频云联网项目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推进贵州省交通信息化、智慧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贵州省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应急指挥能力以及社会公众服务能力。同时,本项目也是落实交通运输部《全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工作实施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全贵州省和全国交通信息化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交通上云可视化,解决监管难题
走进贵州道坦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只见“贵州交通视频云平台”展台上,“智领交通变革,慧享数字未来”几大字异常显眼。
“用智慧助力交通管理,就是这个意思。”贵州道坦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业务事业部负责人余博微笑着说道。贵州交通视频云联网项目是以天翼云为云底座,共开通贵州全省54条云专线,促进交通领域视频“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的运行监测体系建设,从而提升综合交通服务能力和监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出行需求。
据余博介绍,在中国电信交通云的赋能下,一方面,相关企业可以将各种业务应用和工具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促进工作流程的优化。另一方面,也方便资源的共享和集中管理,只要通过云平台,相关企业就可以将服务器、存储空间和软件应用等资源集中在一起,按需分配和共享,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企业的IT设备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
提到近年来普遍关注的数据安全问题,余博表示,中国电信的交通云为平台提供了高级的数据安全措施和备份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灾备恢复等,以保护企业的敏感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丢失或损坏。
此外,余博还从资源的快速调整和扩展角度分析道,相关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变化和需求波动来灵活地增加或减少中国电信交通云资源的使用,从而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避免了传统基础设施的不必要浪费,降低成本。
中国电信密织贵州交通网
贵州交通行业视频云联网系统自2021年建成投入运行已有2年多的时间了,为当地交通系统提供良好辅助,成效显著。
据贵州电信政企交通行业客户经理张强介绍,“贵州交通视频云平台目前在贵州全省已接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水运、客运视频3万余路,上线率达95%,接入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下一步,我们计划以此为中台,在智慧高速、车路协同等方面持续拓展应用。尤其是依托平台的视频汇聚功能,通过AI等技术实现智能监控和协同治理。”
张强表示,智慧交通的发展方向最终是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交通系统,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出行需求。今后,贵州电信将在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新的交通服务模式上转变,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交通选择。
中国电信将AI和云网技术融合创新,推出了如今的贵州交通视频云平台,为贵州这个无平原的省份支起了一条充满智慧的数字大道。科技的创新应用让曾经的想象变为现实,也让过去的猜想化为“可能”“可以”“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