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首席专家李俊杰提“AI大模型” 友商在这方面也已经布局?
运营商财经网 陈聪敏/文
9月7日下午,在某论坛上,中国电信光传输专业首席专家李俊杰亮相,他说了什么?运营商财经网带你关注。

李俊杰在论坛上提到AI大模型训练的发展的一些因素。他表示,“大模型训练需要大规模集群算力的保障,网络带宽和性能限制影响集群算力的发挥。”
据《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已经发布10亿参数以上的大模型79个,各大企业纷纷入局,AI大模型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主战场”。
三大运营商在AI大模型方面均有布局,但与“文心一言”“ChatGPT”等通用大模型不同,三大运营商的大模型产品比较偏向于行业领域。
中国联通发布大模型的时间较早,今年的6月底,在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联通发布图文大模型“鸿湖图文大模型1.0”.据悉,“鸿湖”大模型具有以文生图、视频剪辑、以图生图等功能,是首个面向运营商增值业务的大模型。
中国联通高级副总裁梁宝俊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强调,中国联通的着重点是在行业大模型,下一步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就是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公司的主责主业与战略发展融合在一起。
中国电信的行业大模型Telechat是在今年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布的,据悉,该模型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台、智能客服和智慧政务三个方面。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在通用大模型方面中国电信还要深入研究,“数月之后,会有一些新的成果出来”。
中国移动的“九天·海算”政务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是在7月8日发布的,这两个大模型聚焦于政务及客服行业的应用。8月底,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冯俊兰表示,中国移动今年还将发布两个通信特色行业大模型,分别是网络运维大模型和行业通话大模型。
三大运营商相继进入AI大模型赛道,迎合了新时代带变革趋势技术,AI赛道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随着各行业不断入局,大模型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