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股份接待4家机构调研,包括光大证券、太平基金、国寿资产等

查股网  2025-04-21 18:40  光大证券(601788)个股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4月21日,金田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17日接待光大证券、太平基金、国寿资产、嘉实基金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金田股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丁星驰。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金田股份向投资者介绍了多方面情况。其一,公司专注铜加工 39 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完整的企业之一,在多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是行业主要产品标准制定者。其二,公司秉持全球化视野推进国际化战略,境外业务稳步增长,新设子公司,境外收入和产品海外销量增加,有利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客户升级。其三,公司坚持“产品、客户双升级”策略,聚焦新兴产业,开发高端材料,在新兴市场领域业务拓展良好,新能源等领域铜产品销量增长,成为核心供应商。

调研详情如下:

公司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发展战略、产能布局、产品应用、经营亮点等基本情况。

1、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 39 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制造企业之一。2021-2024 年,公司铜及铜产品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8%,至2024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 191.62万吨,占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比例为 9%,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成为行业主要的产品标准制定者。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的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电子、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AI散热等领域。公司在战略与文化、客户资源、科技研发、智能制造、精益管理、低碳环保等多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2、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与布局情况。

答:公司秉持全球化视野,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在德国、泰国等地新设子公司。同时,通过新建泰国生产基地、拓展越南基地产线规模,扩大海外基地联动优势,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一站式铜材采购需求。公司"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越南紫铜管件项目等已开始量产。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 121.61亿元,同比增长26.75%,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0.76%。公司铜管、电磁线、铜带等铜材产品海外销量 16.99万吨,同比增长 20.58%。境外业务的稳步增长,有利于加快推动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客户升级。

3、公司在新兴市场领域的业务拓展情况。

答:公司坚持"产品、客户双升级"的经营策略,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陆续成功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铜基先进材料,并积极推进前沿技术储备。其中,2024年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铜产品销量增长至 20.59 万吨,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含 IGBT)领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13%。公司凭借市场占有率及技术储备优势,已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铜及铜合金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公司将紧抓新兴前沿科技领域的材料与产品需求机遇,持续为科技进步奠基。

4、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的建设进度及业务情况。

答: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已形成 6万吨的产能规模。公司积极与世界一流主机厂商及电机供应商开展电磁扁线项目的深度合作,目前共有 200 多项新能源电磁扁线开发项目,已量产 70余个,实现多个 800V高压平台电磁扁线项目的批量供货。公司低介电常数 PI扁线产品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兆瓦闪充"技术应用提供材料支撑,已成为全球首家 1000V 驱动电机扁线量产供应商。同时,公司在越南基地建设电磁扁线产能,已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以更好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5、公司在研发及专利标准方面的进展。

答:公司积极把握下游前沿产业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重点细分行业与标杆客户,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为科技进步奠基。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共计 6.12 亿元,同比提升 18.6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持、参与国家、行业、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制订 71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 253 项,其中日本、美国等国际专利 4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