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3.9%,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8月25日,中国光大银行举办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发布。该行执行董事、行长王志恒在该行2023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上宣布,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675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其中,贷款总额374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对公贷款210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有效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报告期内,受贷款重定价和主动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该行营业收入和利息净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分别为765.2亿元和547.3亿元。
“今年以来光大银行围绕着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环保、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加快信贷投放,聚焦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两条主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王志恒介绍说。
王志恒透露,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4483亿元,较年初增长13.9%,其中中长期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9.8%;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882亿元,较年初增长24.7%;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612亿元,较年初增长31%,绿色信贷占比达到7%;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147亿元,较年初增长21.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68亿元,较年初增长13.6%,增速位列可比同业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基础性贷款余额(不含贴现)362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57亿元,同比多增85亿元。对于下半年信贷投放,王志恒认为,当前,经济恢复处于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经济运行持续面临内部需求不足和外部环境复杂等挑战,但我国经济具有巨大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半年,将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重大决策部署,摆脱路径依赖,找准发力方向,优化信贷投放策略,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具体而言,公司金融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和专精特新、绿色金融、普惠小微和涉农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重点领域信贷增速高于整体贷款的增速。零售信贷强化集约化经营,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加强房贷、房抵贷和自营网贷等基础信贷投放,全力服务支持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信用卡业务深化消费型客群分层分群经营,持续引入年轻、高价值客户,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王志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