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蓄力转型:资产突破1.44万亿,业绩稳健夯实特色优势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子裕
作为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重头戏,万亿农商行的成绩单一向引人瞩目。
深耕上海本地超70载,由234家农村信用合作社整体改制成立的上海农商银行(股票简称“沪农商行”,SH601825),在过去一年实现了新三年战略规划的良好开端,采取系统化举措蓄力转型,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和明显的区域优势,为上海农商银行提供了长期稳健经营的基础,即使是银行业普遍面临业绩压力的2023年,上海农商银行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并在2024年一季度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针对新一轮发展战略所提出的“打造稳健发展的品质银行”目标,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集团的稳健发展体现在盈利增速和市场份额稳固、收入来源丰富经营稳定性强、风控扎实资产质量稳健、资本内生支撑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而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文化基因这三个方面的稳健是上海农商银行稳健发展的“内核”,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和最大底气。
规模效益齐升,深化数字金融促转型
近日,上海农商银行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及2024年一季报,并于5月8日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
报告显示,上海农商银行业绩表现相当稳健,盈利能力和规模实力均实现稳步提升。2023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4.14亿元,同比增长3.07%;归母净利润121.42亿元,同比增长10.64%;截至2023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13,922.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5%。
规模、效益齐头并进的同时,上海农商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末,集团不良贷款率为0.97%,拨备覆盖率为404.98%,保持行业较好水平,继续保持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另外,该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保持良好。截至2023年末,集团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74%、13.35%、13.32%。
总体上看,这是一份“规模、效益、质量”三驾马车协同发展的成绩单。稳健业绩的背后,是上海农商银行蓄力转型的具象化体现。
新三年新发展,上海农商银行持续深化数字金融,加快全行转型发展。2023年,该行坚定推进“Focus+”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数据+技术两大板块支撑公司金融、普惠金融等六条业务主线推进,持续加强科技力量投入。
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科技投入达11.35亿元,同比增长14.05%,占营业收入4.3%;拥有专职金融科技人员818人,较上年末增加14.4%,占员工总数的9.15%。
在渠道建设方面,上海农商银行不断优化网点布局,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截至2023年末,个人线上渠道用户数达613.2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03%,理财交易及基金交易通过电子渠道承载量分别达到96.05%和94.83%。
数字化转型成效渐显,为上海农商银行增添了更多的发展底气与信心。2024年1-3月,上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0.85亿元,同比增长3.69%,归母净利润35.52亿元,同比增长1.48%;截至2024年3月末,集团资产总额14,415.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5%,在提升业绩的同时继续保持稳定的资产质量,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加大信贷投放,普惠金融增量扩面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蓬勃发展,在小微企业、创业就业、“三农”发展和民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可见普惠金融意义之大。
2023年,上海农商银行坚持践行金融回归服务实体本源,持续加大投放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投放。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79.28亿元,较上年末增幅21.55%;普惠小微贷款客户5.03万户,较上年末增幅47.51%;涉农贷款余额663.78亿元,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42.95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26.28%,继续保持“三农”金融服务区域市场主力军地位。
除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之外,上海农商银行还积极为企业提供“融智”赋能增值服务,包括搭建客户政策资源库“鑫知库”,协助客户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等科技称号,举办产业沙龙活动推动资源撮合,向具有股权融资需求的客户定向对接投资机构等等。
进入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继续探索“无贷户-首贷户-伙伴客户”递进式金融服务路径,加大非抵押类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梯度培育、分层分类的精细化服务。
截至一季末,上海农商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及户数进一步增长。数据显示,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91.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普惠小微贷款户数50,969户,较上年末增加701户。
“科创+绿色”,深融生产力焕新升级
今年3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要求生产关系发生相应变革,其中金融创新尤为关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金融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成为摆在新金融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作为上海本土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依托区域优势,加强重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推进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金融支持服务,加快推动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促进产业升级和焕新发展。
报告期内,上海农商银行加大投放科技型贷款,推出“鑫动能科创贷”、“鑫动能”3.0服务方案,进一步丰富特色产品矩阵,同时优化形成生态化的客户赋能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925.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04亿元,增幅29.92%;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达20.47%,较上年末上升2.90个百分点;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3,275户,较上年末增加815户,增幅达到33.13%。
一季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及户数继续增长。根据一季报,上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余额1,029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1.22%;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3,672家,较上年末增幅12.12%。
新质生产力由我国进入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而催生,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绿色金融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本就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新征程。
自带农业、绿色基因的上海农商银行,近年来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首单首创”不断涌现。
例如,首先实现上海地区首单“碳中和债/乡村振兴”绿色中期票据承销发行;落地全行首笔分布式光伏贷款、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上海市首笔水网改造“节水惠”贷款;作为联合牵头行,融和租赁30亿元ESG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等等。
颇具前瞻性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上海农商银行加大投融资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绿色信贷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614.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主要投向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在其他绿色金融产品方面,上海农商银行同样打出了特色拳,规模、增速相当可观。截至2023年末,该行绿色债券投资余额为115.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84%;资管产品绿色债券配置规模为21.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97%;绿色融资租赁余额101.47亿元,较上年末劲增45.19%。
零售金融再突破,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上面临重重考验,息差压力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迈上转型之路,在产品管理和财富管理层面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整体将继续提升对利润的贡献度。
立足2023-2025新三年发展战略,上海农商银行持续全面深化零售转型,推动零售金融业务主动拥抱市场变化,不断寻求创新发展。
报告期内,该行管理个人金融资产规模稳步提升,存款结构持续优化,客群经营高质量发展,转型成果进一步凸显。截至2023年末,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7,458.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1.68亿元,增幅7.06%;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1,898.96亿元,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 2,324.6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30.19万户,增幅10.99%。
在财富管理方面,上海农商银行持续构建以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为核心、稳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丰富财富管理产品“货架”,推进理财、基金、保险等代销业务,带动财富业务中收有效增长。
截至2023年末,该行储蓄AUM余额5,083.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0.14亿元,增幅11.40%;贵宾及财富客户数近10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53%;理财、保险、非货基金等财富产品首购客户超7万户。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以来,累计为客户创造收益超97亿元。
依托上海雄厚的经济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叠加遍及城乡的服务网络和深厚的客户积累,上海农商银行不仅有望实现持续的业绩提升和资产质量平稳向好,其长期投资价值更是备受市场瞩目。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分红政策,上海农商银行表示,2023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股息率超5%,在同业银行中处于中高水平。
在42家上市银行中,一季度末该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排名前列。董事长徐力表示,这既是上海农商银行抵御各种风险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底气,也体现了其充足且强有力的分红能力。
而针对过高的资本充足率会稀释股东回报的问题,上海农商银行今年首次提出了中期分红的计划,期望能给股东继续带来持续稳定可靠并领先市场的投资回报。
行稳致远,蓄力转型。从新一轮战略的“五大金融服务体系”出发,上海农商银行将加大制造业、科技、普惠和绿色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夯实科创、绿色金融等板块的差异化特色和优势,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