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建兴解除留置归来:美凯龙的“新五年”里,还有他的位置吗?
(来源:明见局)

据知情人提供的消息,解除留置后的车建兴尚未返回公司上班,其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也尚未公开。
作者|柯柏妮
9月22日晚间,美凯龙(601828.SH)公告披露,云南省监察委员会已对公司创始人车建兴解除留置措施。

这一消息距离5月13日车建兴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已然过去了四个多月之久。
当这位深耕家居行业三十余年的“缔造者”重获自由身时,美凯龙的经营格局与权力结构已发生深刻变革:国资控股的治理框架已然成型,新管理团队主导的“新五年战略”正式落地......车建兴的归来,恰逢企业发展的关键转折期,其在美凯龙未来版图中的角色定位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留置四个月,车建兴关联持股跌破20%
车建兴被留置的四个月,也是美凯龙加速完成治理结构迭代的“窗口期”。
从管理层人事调整到股权比例变动,一系列动作逐步重塑了企业的权力格局,也间接消解了创始人对公司的传统影响力。
首先,管理层的新旧交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留置前,车建兴担任美凯龙董事兼总经理,掌握日常经营管理核心权力,2024年其524.51万元的税前薪酬在高管团队中位居第一,彰显核心地位。
但留置事件发生后,公司迅速启动平稳过渡机制,5月14日即公告由董事长李玉鹏代行总经理职责,7月16日车建兴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仅保留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委员职务,空缺职位由厦门建发集团出身的施姚峰接任。
这一调整使经营决策权正式向控股股东背景的管理层倾斜。
高管团队的“换血”进一步延续了这一趋势,2025年以来,美凯龙已出现密集的高层离任潮:8月31日,车建兴的弟弟、副总经理车国兴辞职,切断了车氏家族在管理层的重要纽带;9月,非执行董事许迪、宋广斌及董秘邱喆等四名高管陆续离任,加上此前离职的蒋小忠等三人,年内包括车建兴在内已有至少9位高层离任,其中多人是跟随车建兴多年的资深成员。
与之对应的是,9月初“85后”董事长李玉鹏带领施姚峰等6位核心成员集体亮相,新团队平均年龄仅40岁,均具备国资体系管理背景,形成了稳定的决策核心。
股权层面的变动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话语权分布。9月4日公司公告显示,因第二大股东红星控股重整计划生效,其持有的1.55亿股美凯龙股票(占总股本3.57%)以抵债形式分配给普通债权人,导致红星控股持股比例从23.51%降至19.95%。
而作为红星控股的核心人物,车建兴通过该平台间接持有的股份同步缩水,厦门建发集团旗下公司29.95%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愈发稳固。
从2023年股权转让失去实控权,到如今关联持股跌破20%,车建兴的股权影响力已降至历史低点。

新五年战略,国资掌舵
就在车建兴解除留置的三天前,9月19日美凯龙正式发布“守正创新”新五年业务发展战略,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全程报道,足见公司对这一战略的重视。

这份长达数十页的规划,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国资主导下的经营逻辑,与车建兴时代的扩张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似乎也预示着公司发展已与创始人的传统路径彻底切割。
战略核心的转变尤为明显,在车建兴时代美凯龙以规模扩张为核心,通过快速布局自营与委管商场抢占市场,巅峰时期形成覆盖200余城、经营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的零售网络。
而新五年战略开篇即立“军令状”:未来五年家居核心品类经营面积占比不低于70%,明确放弃盲目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具体举措包括“做优做强自营重镇”“强化委管店标准化管理”,将资源向核心城市、优质项目集中,这与建发集团擅长的精细化运营理念高度契合。
同时,数字化与年轻化转型则成为战略实施的两大抓手。新战略明确提出“数字化工具赋能全业务链”,计划开发AI设计、供应链系统,打通线上平台与清算系统,甚至在门店落地AI设计工具提升消费体验;面对近4亿青年消费群体,公司喊出“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的口号,拟通过二次元场景改造、引入潮玩品牌等方式贴近年轻需求。
更关键的是,战略背后凸显的“建发生态协同”逻辑或许已经“封死”车建兴回归核心决策层的可能。
新战略明确提出将“3+星生态”升级为“泛家大生态”,依托建发房产、联发集团的楼盘资源,实现家居消费与购房场景的前置融合,打造“买房-装修-置家”一站式服务。
这种深度协同依赖建发集团的资源调度能力,决策权必然集中在国资背景的管理团队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新战略发布会上,从董事长李玉鹏到总经理施姚峰,再到建发集团副总经理邹少荣,全程由国资体系高管主导解读,未提及任何“创始人指导”或“延续历史经验”的表述。

归来后的角色审视
9月23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称,解除留置后的车建兴尚未返回公司上班。
即便未来重返职场,在当前的企业生态中其角色定位也面临多重现实约束,难以恢复昔日的核心地位。
首先,国资主导的治理结构已形成闭环,缺乏权力回归的制度空间。美凯龙目前的核心管理团队中,董事长李玉鹏、总经理施姚峰均来自建发体系,董事会中非执行董事席位也多由国资代表占据。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车建兴仅保留的“执行董事”职务,更多偏向议事职能而非决策职能。
其次,业绩压力倒逼公司“稳定优先”。美凯龙的经营现状颇为严峻,2023 年亏损22.16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29.83亿元,2025 年上半年再亏19亿元,累计亏损达70.99亿元。
尽管上半年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后实现2.1亿元经营利润,但自营商场84.2%、委管商场81.3%的出租率仍处于历史低位。
更重要的是,留置事件虽已解除,但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开,这或许会为其回归管理层埋下合规隐患。
从1990年创办常州市红星家具城,到2007年打造美凯龙品牌,车建兴用三十余年时间书写了中国家居行业的传奇。
但商业世界从不缺少“创始人谢幕”的故事,当国资力量完成接管、新战略落地实施、亏损压力亟待化解,美凯龙的“新五年”已然开启新篇。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