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实现五年翻番跨入“万亿级”行列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特质”

http://ddx.gubit.cn  2023-09-11 09:09  成都银行(601838)公司分析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扎根地方,回归本源,是城商行以监管为导向的生存之道;拥抱变革,差异化经营,则是城商行在改革发展大潮中寻求突破的发展之道。

  从成都银行近日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来看,这家提前一年半达成“万亿级”目标的西部城商行迅速成为市场焦点。

  半年报显示,成都银行上半年总资产突破万亿元级,达到1028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2.05%;其中存款总额7476.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9.57亿元,增幅14.20%;贷款总额5765.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7.60亿元,增幅18.20%。

  对于成都银行来说,提前站上万亿级行列,既意味西部地区“万亿规模”城商行从此诞生,也表明其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彰显了更强的经济韧性和更大的发展潜力,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注入更强的动力。

  近年来,成都银行以“成长性、盈利性、安全性”呈领先之势,主要经营指标创下历史最佳,强劲的发展实力和势头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备受投资市场青睐的原因所在。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显示,成都银行较2022年上升19位,名列第181位,连续五年实现每年以两位数“跃升”的速度;截至8月16日收盘,成都银行股价以13.68元位居A股上市银行股价第4。

  8月31日,成都银行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经营业绩、发展战略等事项进行了沟通交流。在业绩说明会上,成都银行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王涛表示,成都银行坚持把金融服务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下半年,成都银行将保持战略发展定力,围绕“拓存款、扩资产、强客群、重合规、塑特色”的经营发展,立足“万亿级”新起点,继续阔步前进,促进规模、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

推进三大转型提升服务质效 总资产五年翻番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城商行是银行体系的最大银行板块,在经历长达20年的整合、重组并购潮后,城商行已进入规范化品牌化时代。

  回顾过去5年,对于成都银行来说,从2018年上市之初的总资产规模4345.39亿元,到5年后翻倍成长,资产站上万亿台阶,利用五年时间成功再造了一个“成都银行”。这不仅意味着面对趋严的监管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成都银行快速找到一条从规模引领向效益优先转变的发展转型之路,也意味着打造高效、精准的客户经营模式,探索高质量、可持续的业务模式成为成都银行发展的最佳路径。

  自2018年上市以来,成都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精细化、大零售”三大转型,通过数字化重塑生产关系,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效,大零售奠定发展根基,保持连续高成长、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6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10282.51亿元,较年初增长12.05%,正式入列全国“万亿级”城商行。这是在2022年全面打响“规模迈入万亿级、管理进入一梯队”三年冲锋战后,成都银行仅用半年就达成2025年实现“万亿级”的目标任务,较计划大幅提前了两年半时间。

  回望成长之路,成都银行肩负地方法人银行的金融使命担当,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快速崛起,既完成了量的积累,亦实现了质的飞跃,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扩张,不但彰显出区域经济的强大韧性,也让人们看到了地方优质商业银行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

扎根本土坚持协同发展 经营增速居行业前列

  作为四川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成都银行扎根本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大局,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依托,坚持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在与地方经济长期同频共振中,走上一条内生力量与外部优势互动、经济效益与社会奉献并举的协调发展之路。

  “目前,实体业务已经成为支撑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我们也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伙伴银行。”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在年报致辞中提到,成都银行充分发挥本土法人银行“小快灵”机制优势,以专业化解决方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纵观成都银行5年来发展历程,从2017年末至2022年末,成都银行的经营发展可谓连攀高峰,“成长性、盈利性、安全性”呈领先之势:

  总资产、存款、贷款五年累计增长111%、105%、227%,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15%、27%;经营利润、净利润五年累计增长120%、157%,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21%;不良贷款率五年累计下降0.9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1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五年累计增长30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60个百分点。

  5年来,成都银行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促发展、增效率、提质量,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经营指标成功实现翻番。截至2023年6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突破万亿大关后,其10282.51亿元的资产规模体量更是达到2017年末的2.37倍。

  2023年1至6月,成都银行营收、净利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6%,达到111.10亿元,首次实现上半年破百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10%,达到55.76亿元,再创盈利新高。

  除了规模指标,成都银行高增的还有其盈利能力。2022年,成都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突破200亿元、100亿元大关,双双迈上历史新台阶,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均创上市以来新高。数据显示,2022年,全行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增幅13.1%;实现净利润100.4亿元,增幅28.2%延续强劲高增势头;总资产收益率1.19%,净资产收益率19.5%,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成都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改善,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夯实。截至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及后四类贷款占比分别为0.78%、1.24%,较年初分别下降0.2个百分点、0.35个百分点,连续七年保持下降;拨备覆盖率达到501.57%,处于行业先进水平。2023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0.72%,较年初再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升至511.86%,较年初再提升10.29个百分点。

  对比来看,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成都银行2022年的各主要指标均排名领先。例如,总资产、各项贷款增速位居第一;营业收入增速位居第二;净利润增速位居第四;净资产收益率位居第一、不良贷款率处于第一梯队……

  放眼全国120多家城商行,在银行业发展转型的大趋势下,成都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在2021年已跻身全国城商行前十强。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陀螺”评价中,成都银行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家进入前10强的城商行。

持续增强“新特质” 打造成渝金融新名片

  历经26年发展,如今的“万亿级”规模给了成都银行未来“加速跑”的底气。

  自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成都银行紧抓战略机遇,深耕本土、放眼西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扩大品牌优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深度参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主力军。

  从经营区域看,成都银行以成都为中心,跨区设立多家分支机构,完成川渝陕“一体两翼”区域布局,合计覆盖14座城市,几乎包括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所有核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进入发展快车道打下坚实基础。

  在确立先发优势后,成都银行以高站位融入区域发展,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近两年来综合实力已位居西部城商行前列。

  2022年,成都银行继续发挥作为区域头部城商行的示范效应,创新推出专属金融方案,向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内的企业信贷投放超过1700亿元,在城市有机更新等一系列战略方向上均实现成都地区首投,吸引和撬动了更多同业资源投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过程中,瞄准“优势赛道、基础赛道、未来赛道”企业培育,基本实现全市28大重点产业信贷全覆盖,为1600多户链上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310亿元,累计为5万余户实体经济企业提供资金支撑近2000亿元。

  在零售负债业务领域,成都银行形成了独有竞争优势,2022年对公存贷款增量蝉联成都市金融机构“双第一”、对公存款增量位列四川省首位,而且成为成都地区居民信赖的首选主账户银行,本埠储蓄存款增量首度位居成都地区第一,全年存款和贷款增量在全省排名前三、全市排名蝉联第一,市场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作为成都市唯一一家整体上市、唯一一家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市属国企,成都银行近年来始终秉持“简单、有效、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在关键业务领域打造出独具标识度及业界影响力的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2022年成都银行启动了新一轮战略规划,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加快提供金融要素保障。

  在供给端,成都银行加快推动理财子公司设立外,择机选择金融类股权投资新方向,填补金融牌照空白,持续增强金融要素供给能力;在需求端,成都银行则将牢牢把握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时代机遇,在持续扩大成熟区域网点覆盖率的同时,不断聚合资源,加大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力度,增强金融要素供给能力,为省市重大项目招引落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提供金融要素保障。

  “成都银行已经构筑起零售负债业务、实体企业业务、政务金融业务‘三大护城河’,经营特质已初步显现。”王晖在年报致辞中表示,新一轮规划期,成都银行瞄准“规模万亿级、管理一梯队”发展目标,坚持巩固既有经营优势与打造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动能“双向用力”,在持续深化过往优势业务的同时,加快打造“新特质”。

  截至目前,成都银行正全力推进的“3+5工程”。其中,“3”即巩固和发展“三大护城河”,打造“四川辖内居民最信赖的首选主账户银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伙伴银行”“区域内政府治理体系的首站首选银行”三大品牌;而“5”则将落实到实体业务、财富管理、消费贷款、金融市场、异地分行等具有广阔市场空间与强劲发展势能的“五大提能方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业务品牌群落,不断加快中长期发展动能转化,构建特质更加鲜明显著的“成都银行第二增长曲线”。

  站上万亿级新台阶,是成都银行久久为功、厚积薄发的结果。面向新起点和新征程,成都银行认为,要在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方面跃上新的台阶,不仅须进一步擦亮区域金融品牌形象,同时还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把握时代机遇。下一步,成都银行将高质量推动新一轮三年战略规划,进一步发挥本土法人银行的“示范引领”和“资源聚合”作用,充分发挥特色金融专业品牌效应,重点支持全市高质量产业体系构建,持续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级的全国金融新名片,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