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人事大变动,新上任的黄建军将要面对什么?
连续4年保持千亿级增长的成都银行,近日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8月17日,成都银行连发两则公告。其中一条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王晖先生提交的辞职报告。因组织工作调动另有任用,王晖先生辞去本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及委员、董事会授信审批特别授权委员会主任及委员职务,自2025年8月17日起生效。王晖先生辞任后,不再担任本公司任何职务。
另一公告显示,中共成都市委决定,黄建军同志任中共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委员、书记,免去王晖同志中共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书记、委员职务。中共成都市委同意提名黄建军同志任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免去王晖同志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公开信息显示,王晖出生于1967年10月,拥有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为正高级经济师,曾在建设银行任职。
二十年前,王晖正式加入成都银行,任党委委员、行长。2018年起,他接任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原定任期应该至2027年6月11日届满,如今突然换帅比原定时间提前了接近2年时间。
实际上,王晖任职期间,成都银行发展一路水涨船高,表现亮眼。
01
连续4年破千亿
成立于1996年成都银行,是一家国有控股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2007年,也就是王晖任职后两年,成都银行成功引进境外投资者实现增资扩股,一次性募集资金60亿元,为成都银行后续发展打下牢实基础。
2008年10月28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都银行由原来的“成都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此举也标志着成都银行由地方性银行转变成一个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
2009年10月28日,成都银行首家异地分行——广安分行开业,成都银行正式跨区域发展。
2018年成功于上交所上市,成为四川省首家A股上市的城商行以及全国第八家上市城商行。
根据成都银行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共有14家分行及32家直属支行和下辖的210家支行。
省外分布于重庆、西安等城市。川内除成都外,分布于广安、资阳、眉山、内江、南充、宜宾、乐山、德阳、阿坝、泸州、绵阳等城市。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到2024年,成都银行总资产突破1.25万亿元,贷款余额7425.68亿元,存款余额8858.59亿元,综合实力居西部城商行首位,这也是成都银行连续4年实现千亿级增长。
较上市前分别增长180%、180%、4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7.81%,连续5年蝉联A股上市银行榜首。总市值较上市时实现翻番,股价连续4年稳居行业前四。
同时,成都银行还跻身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第170位、《财富》中国500强第324位。彼时成都银行董事会评价王晖为银行发展的“创业者、见证者和领军人”。
从成都银行各项数据表现来看,成都银行可谓如日中天,如今却突然换帅不免让外界多有揣测。如今接任的黄建军此前担任成都农商行董事长,此次为“回巢”执掌成都银行。
02
黄建军“回巢”
根据公告,此次接任王晖的黄建军实际上为成都银行体系的“老人”。
黄建军出生于1975年,相较于王晖要年轻8岁。毕业于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正高级经济师。
银行职业生涯开始于工商银行成都分行,后加入成都银行并升任副行长,至今也有20余年,曾担任过副行长、董事会秘书等重要职位。
2020年6月出任成都农商银行行长,2022年6月升任董事长。任职期间主导实施“一三五”战略规划,推动银行资产规模向万亿目标迈进。带领该行资产规模突破9100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3.5亿元。
此前,黄建军曾挂职广东佛山市金融局副局长,有政府和银行双重工作经验背景。也让不少人表示,从黄建军过往背景来看其在成都银行体系内深度参与战略制定与执行,熟悉企业文化与业务基因;同时,跨机构任职经历使其具备整合区域金融资源的视野,加上政府工作背景,或许能带领成都银行开拓出新的发展局面。
但实际上,黄建军上任后,除了在成都银行连续4年千亿规模基础上,开拓新天地外,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03
业绩增速放缓
根据成都银行年报,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的存贷比87.33%,意思是成都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有超过87元被用于放贷。这样的高存贷比代表着银行将更多存款转化为贷款,资金利用效率较高,如此一来,成都银行流动性风险增高。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成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0.66% ,与2024年末持平,不良贷款率连续8年下降。但如果持续保持高周转流动,潜在风险依然不容小觑,加之当前处于经济震荡时期,牵一发或可动全身。
除外,成都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经初步计算,2024年全年成都银行实现营收为229.77亿元,同比增长5.8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8.63亿元,同比增长10.21%。
成都银行作为城商行,多年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成都经济快速发展,成都银行的信贷规模也在高速扩张。
2019年半年报时,成都银行的贷款规模为2139.31亿元,而到了2024年中报时,该行贷款余额增长超过200%。
然而,近年来成都银行的业绩增速却呈现出连年下滑的态势。
2021年到2024年,成都银行营收从178.90亿元增长至229.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54%、13.14%、7.22%、5.88%,明显看出增速呈现逐年下跌的趋势。
归母净利润也呈现同样的态势,同期成都银行归母净利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9.98%、28.24%、16.22%、10.21%,四年时间内,增速降低接近3成之多。
在不少银行都面临着业绩下滑的背景下,成都银行能做到连续4年千亿规模已属不易。
成都银行的业务布局主要在成渝地区,而目前成都地区存贷比已超过75%,竞争尤为激烈。
加之从目前成都银行已经放缓的增速来看,黄建军上任后首要面临着如何在保住业绩的基础上,解决成都银行业绩增速放缓的局面。
有媒体点评这场万亿城商行的权力交接,既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更是一场新征途的起点。当规模增长触及阶段性天花板,价值创造能力将成为衡量舵手成败的核心标尺。未来成都银行将如何发展,文轩财经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