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2024年利润同比增长3.6倍!中国石油化工板块业绩缘何逆势飙升?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安娜)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3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石油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1.6亿元,同比增利24.7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4年,我国石化行业利润总额7897.1亿元,同比下降8.8%,全行业尚未走出“增产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化工板块业绩缘何逆势飙升?
新材料连续三年高增长
据业内人士介绍,“低端过剩、高端短缺”是我国石化产业长期存在的矛盾。近年来部分低端化工产品陷入“内卷式”竞争,而高端化工新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在部分领域仍然受制于人。
根据中国石油提供的信息,2024年,公司炼油化工业务持续转型升级,“炼化生精材”布局初步形成,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加快存量结构调整,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统筹资源配置和加工路线,积极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工程,炼油特色产品、乙烯、PX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新材料产品产量提前10天实现全年奋斗目标,继2023年突破100万吨后,仅用1年时间再次实现“换字头”,首次突破200万吨,连续三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2024年,中国石油化工业务转型升级取得一系列新成效,新材料产量连续3年保持50%左右高速增长。”中国石油总裁黄永章说,目前,公司保税船燃、石蜡、低硫石油焦、特色沥青等炼油特色产品市场份额居国内首位。
从具体项目布局和技术研发进展来看,2024年,中国石油蓝海新材料项目破土动工,新布局的上海新材料研究院等机构发展蹄疾步稳;气相法聚烯烃弹性体(POE)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了POE国产化、规模化发展;首个自主技术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3540F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保障了我国轮胎领域产业链安全;高羧基丁腈橡胶XNBR2704、耐低温密封材料用丁腈橡胶NBR2306、低腈NBR18H等新产品指标均达到国际对标产品水平,实现了我国关键领域材料的自主可控;茂金属聚烯烃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43%,继续巩固国产茂金属产品“领头羊”的市场地位,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产品技术加速向“新”的同时,中国石油也在加快炼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公司旗下广东石化等四家企业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四级评估,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水平得到权威认可。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中国石油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努力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制定辽西地区炼化企业绿色环保产业试点方案,推动生物航煤业务发展;公司旗下兰州石化积极推进炼油装置能效提升、提高电气化率、锅炉燃煤清洁替代等十大重点任务,深化控排减排工作;宁夏石化紧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能源示范区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安全、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新路等。
加快构建“炼化生精材”
展望未来,中国石油转型升级、提质向“新”的脚步仍将向前。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明确表示,炼化销售和新材料子集团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强化供产销贸一体协同,加快构建“炼化生精材”产业结构,努力提高竞争能力和创效水平。
“下一步,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将继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立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加强高端新材料研发与生产,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为公司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筑牢基础。”中国石油副总裁李汝新表示。
“我们看好中国石油长期发展价值,预计公司2025到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4.22亿元、1712.17亿元和 1762.71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2.3%和3.0%。”信达证券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左前明说,“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编辑:吴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