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精准滴灌”激活“二次创业”新动能
截至2025年7月14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累计生产原油73.15万吨,轻烃产量9586吨,新能源发电量2328万度,均超计划完成半年产量任务,分布式光伏发电任务完成年度计划56.68%,清洁替代率18.6%,节约标煤6950吨,减排二氧化碳1.81万吨,等效植树124.14万棵……每一项成果都是2300余名干部员工,脚踏实地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有力印证。

在“大学习”中转变观念
强化学习教育、抓好理论武装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采油十一厂先后下发《第十一采油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明确工作标准,规范业务流程,为全厂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
在抓好常规学习的同时,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将班前会、座谈会、党小组学习会、专题讲述会等线下阵地与云端平台深度融合,“岗位擂台赛+竞赛PK”的实战比拼、“青春·责任·担当”专题讲述会的青年之声、“安全情景模拟”的沉浸式教育、“现场提升我在行”创新沙龙等特色讲述活动轮番上演,将“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讲理论”与“讲实践”相结合,形成创新创效案例50余个,补足二次创业的精神之“钙”。

在“强管理”中树立标杆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二次创业转型发展,重在真抓实干。
面对产量硬任务,4月至6月,该厂党委深刻把握“转观念是前提、勇创新是动力、强管理是基础、创一流是目标”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要义,班子成员下沉一线现场调研200余次,研究解决问题120余项,从广大员工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上下同心,真抓实干。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我是党员我先上”承诺践诺活动中,千里巡诊查隐患,答疑支招解难题,组织“技术交流+现场指导”10余场,各级党组织开展“担使命、争先锋”主题党日活动130余次,以“稳”字当头,“干”字为先,“实”字托底,助跑劳动竞赛。员工群众奋楫争先,围绕创新创效、节能减排、技术改进和“五小”成果等内容,开展难题攻关61项、创新创效16个、合理化建议14个,全年预计创效20余万元,让员工的创新创效“金点子”、安全管理“妙招儿”、节支降本“绝活儿”成为全员创效的源头活水,解决生产难题。
特别是基层单位通过找准问题、统筹规划、自主实施,形成一批可真正解决一线实际问题、提升基层管理水平的“金钥匙”。太白梁作业区构建设计与施工、建设与运行、技术与管理、机关与基层“四个一体化”管道隐患治理机制,更换镇56增集油管道1#跨越等13条/450m,主动作为有效降低泄漏风险。方山作业区将考核权限充分下放至基层班站,建立以原油产量为核心,包含劳动纪律、资料录取、巡检维护、措施落实等10方面要素的日写实考核体系,并将日考核分值作为月度绩效奖金考核的重要依据,以薪酬杠杆激发全员内生动力;实施日写实考核三个月以来,作业区个人收入差距最高达到4000元以上,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业绩靠干、薪酬靠挣”成为广泛共识。

在“创一流”中谋求发展
从实践中产生,只有再融入实践,才能产生“聚变”。
在新征程中,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担当作为,党员揭榜挂帅,面对低产井多、部分油藏含水上升加快等开发矛盾,本着责任、担当、钻研、进取的理念,将全力解决勘探开发技术难题作为“头号工程”,充分发挥技术上产的优势,工艺所党员建立重点工作进度跟踪台账,驻一线服务生产23次,解决基层生产问题100余项,保证采油工艺技术政策落实到位。彭阳作业区设立“明星党员”“明星员工”流动奖杯,举办授奖仪式,通过奖杯流动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循环,营造出“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桐川作业区以“识风险、写风险、控风险”为主题,通过“现场讲”与“实操练”相结合的方式,在生产现场开展“员工安全大讲堂”活动,有力促进全员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地质研究所围绕“岗位使命”“岗位责任”等主题,开设“技术大拿上讲台”等专题课堂,搭建分享开发经验、交流技术心得的互动平台,不断激发技术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全厂聚焦“减负、减员、增效”目标,按照“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工作思路,拓展“井-线-站”智慧管理示范线成果,数智创新实现突破。新集作业区通过硬件配套升级、优化“1+3+3”运行组织等方式,在实收液量波动较大站点配套进出站流量计、含水仪,实现了液量、油量双监控。太白梁作业区紧紧围绕原油产量效益、生产运行效率“两提升”目标,以监控值守集中化、运行参数表格化、产量报表自动化、监控界面模块化、硬件更新及时化“五化”不断提升“大调度”生产指挥优势。“人员活、产量稳、成本降、效益升”的预期成效已初步显现。(贺洁)
责任编辑:李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