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莱特在香港上市

查股网  2024-10-08 07:01  福莱特(601865)个股分析

转自:嘉兴日报

  【编者按】

  1983年7月,嘉兴撤地建市,市本级分设城区、郊区,郊区正式设立。1999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郊区更名为秀洲区。

  如今,秀洲已从当年的郊区成长为高质量高颜值的嘉兴城市副中心。我们梳理了建区以来的一些大事要事,推出专栏“秀洲往事”,展现秀洲的沧桑与巨变。

  虽然我们知道,相对于这些年秀洲的变化来说,这些只是片段中的片段、瞬间中的瞬间,但我们仍努力将它们一一呈现,为的是提供一个模板,或者一个缩影、一个开始、一个线索,让您可以由此构建起一个属于您自己的秀洲记忆、秀洲故事。

  ■文/图 秀洲区传媒中心 秀洲区档案馆

  “我思想斗争了一个星期,项目上还是不上,那一周的时间,吃饭走路满脑子都是玻璃,其他什么都听不进去。”

  ——福莱特集团创办人 阮洪良

  2015年11月26日,总部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的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福莱特玻璃)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6865.HK),成为秀洲区第一家上市企业,同时也是秀洲区首家境外上市企业。这标志着秀洲区在培育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企业上市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后的2019年2月15日,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嘉兴市首家“A+H”上市企业。

  福莱特集团创建于1998年6月,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商之一。集团集玻璃研发、制造、加工和销售于一体,主要产品涵盖太阳能光伏玻璃、优质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四大领域,并涉及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和石英岩矿开采。通过多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如今集团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福莱特上市的背后,是一个秀洲企业创业创新、做大做强的精彩故事。

  集团创办人阮洪良出生于1961年11月。1984年,23岁的阮洪良就成为嘉兴玻璃厂厂长。一直到1998年,他都在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工业公司工作。

  1998年,嘉兴的国企和集体企业都开始改制成私营企业,工业公司名存实亡,没有企业可管。37岁的阮洪良决定下海创业,与人合伙成立嘉兴市耐邦经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1万元,加工和销售建材、五金和玻璃等产品。

  2001年,耐邦经贸更名为浙江福莱特玻璃镜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镜子以及钢化、中空等玻璃制品。

  2006年,阮洪良决定进入光伏玻璃领域。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的一部分,需要透光更强、耐腐蚀、耐冲击,能够承受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比普通玻璃制造难度要更高。

  身处玻璃行业,阮洪良对玻璃的敏感度比一般人要高。当时,光伏产业起步不久,国际国内的资本都在投资硅片,作为配套产品的光伏玻璃,也就是超白玻璃却要进口。他觉得超白玻璃发展前途不错,为了尽早拿出产品,直接在上海收购了两家生产光伏玻璃的老厂,经过改造后投入生产。

  超白玻璃生产有其特殊性,一旦点火就不能停产,否则设备会报废。投资之前,阮洪良反复思考了许久。“我思想斗争了一个星期,上还是不上,那一周的时间,吃饭走路满脑子都是玻璃,其他什么都听不进去。”最终,他砸下7000万元进军这一细分领域。

  2006年,随着第一条日融化量100吨的光伏玻璃生产线点火,福莱特成为国内第一家打破国际巨头对光伏玻璃技术和市场垄断的企业,成功实现了光伏玻璃的国产化。

  但是投产之初,企业每天要亏20多万元,连亏了3个月左右。直到产品通过欧洲认证,才打开销售局面。2007年,福莱特销售额就达7亿元。

  2011年,福莱特被秀洲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所吸引,投资20多亿元落户秀洲国家高新区。那一年,福莱特的超白玻璃产能已经位列全国第二,一半产品出口海外。也是在同一年,福莱特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获得安徽凤阳1800万吨石英岩矿区的采矿权。

  企业发展难免经历风浪。2012年至2014年,光伏市场持续萎靡,给福莱特带来了不小的危机。如何挺过市场寒冬?企业及时调整经营重心,在巩固光伏玻璃产能的同时,投资2亿多元从国外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中空玻璃生产线,扩大加工玻璃产能。

  很快,福莱特在国内以优质的产品,巩固了加工玻璃市场地位。在北京奥运会体育场、上海世博会等重量级工程中,都能见到福莱特产品的踪影。这一次关键的战略调整,提高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让福莱特躲过了一次危机。

  之后,福莱特又尝试进入光伏电站工程领域。2012年7月,集团熔窑烟气余热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实现年发电量6880×104千瓦时,年节约标煤2.4×104吨。2014年6月,8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成功并入国网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工业园福莱特35KV/10KV变电所。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800万千瓦时,对节约传统能源、推广新能源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同时,福莱特还积极响应中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2015年,福莱特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7.33亿元,主要用于在越南设立海外光伏玻璃生产及加工设施项目。至此,福莱特步入了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的快车道。

  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既要“走得出”又要“走得好”是阮洪良的理念。面对新形势和国内外市场,他认为顺应趋势,不断修炼提升自身水平,做精做强产品附加值,才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提升产品竞争力。作为我国最早进入光伏玻璃行业的企业之一,在核心技术加持下,福莱特获得多项光伏玻璃技术领域的奖项,其中包括由科学技术部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奖。目前公司已拥有百余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成为我国光伏玻璃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其次是大力推进“机器换人”。2014年企业引进的智能化、全自动李赛克连续玻璃深加工系统,将传统的切割、磨边、钢化、合片整合成一套全自动玻璃深加工连续生产线,从订单到成品,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管理自动化、信息自动化,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交货的及时性。

  第三是加大国际合作。作为全球化的光伏玻璃供应商,福莱特积极推进国际合作,2017年3月与国际性材料科学厂商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合作,联合开发创新型玻璃产品,推出双玻组件用超薄背板,引领光伏玻璃行业技术不断创新。目前,公司已经与隆基、晶科、宜家、韩华等世界一流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借助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机会,福莱特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稳健。

  这几年,受益于光伏行业东风带来的需求增加,福莱特以全球视野积极布局浙江嘉兴、安徽滁州、江苏南通以及越南等生产基地,从未停止发展脚步。2017年12月19日,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凤阳年产90万吨光伏玻璃盖板项目举行了一期点火及二期砌砖仪式。次年1月安徽福莱特一期项目投产。这标志着集团投资的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线之一正式投产。

  始终坚守光伏玻璃行业,在自我变革中不断突破发展,依托优质产品、技术创新和可持续服务,构建良性的光伏产业生态链,这就是福莱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