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新型储能仍处起步发展阶段,存在调度利用水平偏低、安全性有待加强等问题
每经记者 张蕊每经编辑 廖丹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主力军、排头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在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持续探索,在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中扛旗领跑。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在会前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进行了专访。
去年,宋海良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交能融合发展新模式助力绿色交通强国建设的提案》即入选了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对此,他感到“非常振奋”,而形成提案的整个过程,也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交能融合的广阔发展前景。
作为能源电力企业的掌门人,基于中国能建在加快推动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探索实践,宋海良今年的提案具体包括推进城市七网融合发展、推进核电建设等五方面。
新型储能还存在调度利用水平偏低、安全性有待加强等问题
NBD:作为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能建在新型储能上有何布局?对于实现新型储能的健康发展您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宋海良: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将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去年,我提交的《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提案》,围绕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作为新型储能产业最大的系统产品集成商,我们持续在新型储能领域加大布局力度。比如,在规划研究方面,支撑国家能源局开展全国“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研究,参与起草《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顶层政策文件,打造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发挥资源统筹支撑作用。
在产业引领方面,我们超前布局规模化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攻克了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产业瓶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100%国产化,布局了一批创新示范项目。同时,我们专注电化学储能大规模安全高效应用,研发攻克“高安全、长寿命280Ah储能专用电池”方案,投资建设60GWh产能生产线,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展电化学储能3S系统产品和集成技术研发。此外,还率先开展重力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积极推进建设张家口300MWh重力储能示范工程。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迅猛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装机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年内新增装机超过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期。与此同时,2023年新增新能源并网规模约3亿千瓦,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电力系统存量调节资源面临巨大压力。
“十四五”末及“十五五”期间,为满足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迫切需求,新型储能装机容量仍需保持快速增长。新型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调度利用水平偏低、安全性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推动新型储能健康发展,我建议:
一是加强新型储能统一规划。以系统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统筹做好新型储能与其他调节性支撑性资源的优化配置,按需发展多元化储能技术路线,优化应用场景、发展规模、布局及时序,同步建立常态化的评估机制和重大项目跟踪监测机制。
二是优化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调度管理、明确技术要求、加强政策保障,合理制定纳入统一调度的新型储能范围,结合新型储能不同类型和应用场景,科学确定调度界面和调度运行方式。
三是加快出台适应新型储能发展的容量电价机制。充分考虑合理容量需求、价格可承受上限、电价疏导渠道等因素,研究采用竞价等市场化方式进行容量分配并形成容量价格。
四是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安全管理。建立电化学储能风险监测分析与管控机制,同时推动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机械储能工程应用,因地制宜选择新型储能技术路线,整体提升新型储能运营安全性。
五是加大新型储能创新链与产业链整合力度。支持骨干国有企业通过产业联盟、产业链链长等形式开展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核心材料研发攻关,推动新型储能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对接。
正在推动建设全国交能融合大数据平台
NBD:《关于加快推进交能融合发展新模式助力绿色交通强国建设的提案》前不久入选了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能否请您谈谈对能源融合的理解以及中国能建在交能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宋海良: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能源融合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双碳”目标带来的能源绿色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能建加快推进以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
要实现高质量能源融合发展,一是要以融合创新为根本穿透服务各行业,促进交能、数能、产能、城市七网等深度融合;二是要以利于经济发展为原则合理安排减排时序,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制定各行业的减排计划,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三是要以有效利用资源为目标引导优化空间布局,引导高耗能企业有序向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四是要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为导向合理优化政策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碳排放、新能源、新产业相关政策机制;五是要以大数据赋能为动力实现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
在交能融合方面,中国能建始终秉承“将更加清洁的能源转化为绿色、智慧、经济的运力”的理念,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引领交能融合发展新航向。发挥交通和能源领域智库功能,通过建言献策、政策咨询等协助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公开发布了《交能融合年度报告》和《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等行业报告。
二是营造交能融合发展新生态。通过发起设立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联盟,主办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边会,与产业链上下游战略合作等方式,促进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三大行业深度融合。
三是拓展交能融合应用新场景。推动全省乃至区域的公路运输电动化、内河航运船舶电动化转型、远洋航运可持续燃料替代等多场景应用,建设了国内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开展了国家重点项目独库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等一系列交能融合示范工程的方案策划,投资建设了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承担了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零碳机场”能源专项工程建设,设计了长江沿线重庆市、湖北省等地港口岸电工程共计二十余个,承接了全国首座液氢油电综合供能服务站及崇左、贵港两个多能互补一体化水运建设等项目。
四是推动核心技术装备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公路、内河航运、远洋航运等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研发了能量路由器等充换电核心关键设备,参与了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电动船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推动“电池银行”等商业模式创新,正在开展生物质气化制甲醇等可持续燃料的关键技术试验,正在推动建设全国交能融合大数据平台。
交能融合将带动交通领域建设投资大幅增长
NBD:能否请您谈谈未来交能融合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您怎么看交能融合的发展前景?
宋海良:2022年,我们联合中国公路学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发布了《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2022》,描绘了交能融合应用场景。去年5月,我们发布了《中国能建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又进一步深化了相关内容。
具体而言,首先是绿色公路。依托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布局屋顶光伏、边坡光伏、垂直轴风力发电等分布式清洁能源,系统集成综合能源管控、智慧交通管理、智能微网调度等先进技术,满足沿线不同等级负荷的用电需求。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山东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利用高速沿线符合建设条件的护坡,高速沿线服务区、收费站内符合建设条件的建筑物屋面及周边地面,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及充电桩、智慧路灯、风机、储能系统、智慧能源系统等,打造了一套综合系统,开展了多项技术示范,建立了首个创新平台,旨在打造成为交能融合关键技术装备与商业模式创新应用的“试验田”。
其次是绿色轨道交通。利用铁路沿线客运站或货运堆场屋顶、符合建设条件的护坡、建筑物周边地面、沿线隔音屏等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同步配套建设储能、充电设施,提供“绿色能源供应+智能微网+实时管控”的铁路“源网荷储”一体化用能方案。
再次是绿色港口。充分利用海上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资源优势,布局配套换电基础设施和绿色能源改造升级工程,积极推广船舶岸电技术,解决港口用能需求,构建绿色低碳的智慧港口。
四是绿色船舶。对内河船舶进行电动化改造,远航船舶进行清洁燃料替代,配合绿色港口拓展绿色船舶所需的LNG加注、加氢站、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
五是绿色航道。利用航道两侧堤岸土地、航线周边排土场等可开发土地资源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响应内河船舶、岸电设施、港口用车、水上服务区、助航服务设施等多种航道和码头用能需求,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内陆航道。
至于交能融合的发展前景,在去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我建议尽快统筹编制交能融合指导性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和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我相信,未来交能融合前景将更加广阔、价值将更加彰显。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键技术瓶颈快速突破。交通与能源融合的集成技术装备创新将快速推进,比如基于交通基建的分布式清洁供能、交通场景下的能源灵活输送转换、交通运输载具的绿色智慧用能、交通场景下的新型储能与虚拟储能、交通网与能源网智慧一体化运营等关键技术,以及多网融合智慧运营、电热冷氢高效变换等,核心技术装备的创新突破,将加速推动交能融合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是投融资商业模式成熟多样。随着交能融合的发展,投融资及收益分配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大型国企、民企、绿色信贷、债券等社会投资主体可通过REITs、股权债权融资等模式深度参会交能融合项目,促进项目降低融资成本,拓宽收益渠道,为交能融合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助力可持续发展。
三是全面市场化规模化发展。202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路域新能源开发规模合计不足50万千瓦,覆盖率低于1%。预计到2030年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覆盖率达到15%以上。交能融合将带动交通领域建设投资的大幅增长,并大幅降低居民出行及货运运输成本,为交能融合发展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交能融合将呈现三个阶段的融合发展场景与路径
NBD:您认为交能融合会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
宋海良:在我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交通强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综合目标下,结合交通和能源融合发展的基础、形势与潜力,我们整体研判将呈现三个阶段的融合发展场景与路径。
首先是初步融合阶段。以公路工程为主要载体,依托路侧边坡、枢纽互通、服务区、废弃取弃土场等闲散土地资源,合理建设风电、光伏、储能、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清洁供能设施,构建路域供能微型电网,为公路工程建设、客货运输活动等提供一定规模的绿色能源,同时利用大电网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争取到2025年,完成部分具备条件地区、部分交通场景的试点工程,初步明晰公路能源融合的推进路径,初步建立一定的标准体系架构,初步形成各方基本认可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对交通能源融合发展形成初步共识。
其次是深度融合阶段。争取到2030年,完成涵盖公、铁、水、航等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交通能源融合试点工程,在融合深度、广度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将依托工程类型推广至公路、水运、航空和铁路等各种运输方式;二是将能源融合范围扩展至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主要新能源类型;三是实现交通运输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维护、客货运输等全生命周期能源融合;四是形成基本完善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关键技术体系,在多个场景进行验证并取得明显效果。
最后是全方位融合阶段。争取到2040年左右,交通能源融合进入系统融合新阶段,数据基础全面夯实、潜力评估全面完成、应用场景全面建立。适用于不同电网条件及用能需求的典型交通场景相关技术、实践基础基本筑牢。基于能源融合的路衍经济蓬勃发展,基于交通融合的路域能源产业体系全面构建。交通能源融合工程实践全面推进,每年建成稳定规模的近零碳自洽式交通能源系统。
建议推进核电建设
NBD:作为政协委员,您今年带来了什么提案?是出于哪些考虑?
宋海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中国能建加快推动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四大转型”,开展了系统研究和探索实践,这些是我今年提案的主要来源和基础。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推进城市七网融合发展。随着人口、产业、物资等各类要素向城市快速聚集,对城市的抗风险能力、治理能力以及集约化、绿色化提出了新要求。发挥全局性、基础性领域的融合作用,大力创新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融合,让城市更智慧、更高效、更绿色、更安全,将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进PPP项目高质量发展。促进PPP规范发展、平稳运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方式和路径之一。当前,一些地方PPP项目基本进入停滞期,一些项目公司长期处于运营困境,亟待系统总结PPP推行十年来的经验与启示,深化细化政策指引,为PPP高质量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三是推进核电建设。我国持续推动非化石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任务十分艰巨。核电具有清洁低碳、单体规模大、稳定可靠、厂址资源丰富、经济性较优等特点,应进一步发挥我国在核电技术装备、工程建造、安全运行等方面的国际领先优势,以核电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四是推进“电气化公路”发展。我国碳排放总量中,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比约10%,其中机动车碳排放占70%以上。“电气化公路”通过在公路架设牵引供电网,向重卡车辆提供电能驱动,能够有效减少交通碳排放,并广泛拓展现代物流的应用场景,对于构建绿色可持续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支撑和政策引导。
五是推进数能融合发展。数据与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数字为能源革命提供重要支撑,能源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动力,两者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融合发展前景广阔,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还处于探索期,需要在顶层设计、标准规范衔接、产业链协同、工程示范上进一步完善机制举措。
针对上述五个方面,我们结合在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一系列技术攻关与项目实践,在规划、政策、业态、标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