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深蓝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打造北部湾畔清洁能源基地
转自:新华财经
从空中俯瞰,这是一座被蔚蓝色的海水包围的人工岛。这里建筑林立,码头繁忙。在潮起潮落的变化中,一座美丽的“海滨花园电厂”正日趋建成。这便是位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园区的国能广投北海电厂。
北海电厂一期、二期共建设四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运,发电效率国内一流。正在建设中的二期扩建工程是广西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预计2025年下半年双机投产。
二期项目完成后,将与一期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两座10万吨级码头以及65万吨中央煤炭储运基地构成综合能源供应中心,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北部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在北海电厂一期工程建设中高质量完成“五通一平”工作,并在二期工程建设中承担3号机组主体工程及烟囱工程。
从日出到日落的高效履约
年终岁末,北海温差变化增大,空气中多了一层寒意,但二期工程建设现场依然热火朝天。
切割声、锤打声、混凝土浇筑声与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160吨塔吊高效运转,锅炉烟风道、水冷壁等设备不断从地面吊至高空,磨煤机安装、电缆主桥架安装稳步推进,炉后区域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翻模……多工序、多战线的大干局面正在激情上演。
东方露出鱼肚白,职工们早已在各站班区域整齐列队,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当夜幕降临,海岛的夜晚深邃而静谧,而项目现场各作业面仍然灯火通明,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从2023年10月进场以来,一线职工夙兴夜寐,为项目建设倾注着心血和热情。“目前3号机组里程碑节点目标已完成大半,自己和项目一起成长,挺有成就感的!”项目部职工米勋说。
从内在到外在的品质追求
以打造沿海大型清洁煤电标杆为目标,该项目深度融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型技术手段,实现清洁绿色的能源生产。
项目团队聚焦新目标,依托新技术,坚持由内到外的品质追求,安全文明施工亮点纷呈,质量工艺屡创精品。
现场设立13个网格化区域,安全职责覆盖到相应设备设施,做到安全管理“无盲区”。防高空坠落、防坍塌、防洪防台等系列演练屡次上演,不断强化全体员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安全管理创意迭出。主厂房连廊安全通道的设计别具一格,项目团队就地取材,以脚手管为支撑,把安全通道一分之二,施工人员左进右出,来往有序,于严谨中透着从容,折射出科学化的管理。
“智慧工地”建设持续推进,打造安全质量管理、现场违章监控、起重机械吊装、环境监测、VR智能培训系统等多个系统场景,建设数据管理平台,推动互联互通,实现全过程全时段实时掌控和可视化管理,项目安全生产“更聪明”。
围绕创“国优金奖”的目标,项目团队攻坚克难,全方位推动创优创效。
说到项目建设之难,还得从主厂房区域回填算起。由于海岛电厂的特殊性,用来回填的物料不是土,而是强度很弱的海滩砂,这给回填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技术团队反复研讨,优化方案,与业主深度沟通,最终选用分区域分层水震法,即在回填砂土中注入适量水,通过振动使其密实,增加强度,边回填边验收,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中,项目团队相继实施了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切割板材、梁板柱模板拼缝处使用合页等多项创新实践,“锅炉钢架安装”“烟风道制作”等多个项目被授予精品,创优工作成果亮眼。
活力足实力强的年轻团队
“我们这个项目年轻人多,朝气蓬勃的,活儿干得又快又聪明!”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周刚由衷地夸赞。
汽机专业科6名管理人员,清一色的90后和00后,都从核电项目调来,都是第一次干火电百万千瓦机组。热动科副科长吕中翔回忆起除氧器吊装的过程,“简直惊心动魄,期间根据我们设计的新型吊装方案,由600吨履带吊更换160吨塔机,然而160吨塔机起钩时突然卡住,那一瞬间,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稳住,耐心,一点点调整,一点点推进,最终,吊装结果称得上完美。从早晨6点40分进入现场,到下午3点完成吊装,所有人一直都在,没有一个离开的!”
碧海与蓝天交相辉映,沙鸥与海豚嬉戏掠影。在日升与日落的光影变幻中,安徽电建二公司勇立潮头、逐梦深蓝的信念更加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有力。(陈璇 罗华泰 梁雪锦)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