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映翠 “咖茶”飘香——铺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赋能乡村振兴新坦途

查股网  2025-04-11 10:07  中国能建(601868)个股分析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中国能源新闻网见习记者 王可 记者 白宇

  晨雾未散,云南普洱的群山在熹微晨光中舒展轮廓。北回归线上的这片红土地,深蓝光伏板与翠绿咖啡树、茶树交相辉映,在起伏的山峦间勾勒出“板上发电、板下生金”的立体农业能源画卷,诉说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以“能源+”模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光伏板下的“能建咖啡”

  2024年深秋,被誉为“中电之光”的中国能建首批光伏咖啡——“顾洱咖啡”正式面世。这款别具一格的咖啡,源自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资建设、中国能建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并总承包建设的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那丙田160兆瓦光伏项目咖啡园。

  沿着蜿蜒的古道走进“咖光互补”基地,单排布置的柔性光伏板高高架设在咖啡园上方,如银色的琴弦横跨在翠绿的树冠之间。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项目团队深知,要让“咖光互补”模式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是关键。为此,他们根据咖啡的生长习性科学合理确定光伏板间距,并创新采用大间距柔性支架,为咖啡树打造了一个舒适的“阳光温室”。在这里,咖啡树既能尽情享受阳光的沐浴,茁壮成长,又能借助光伏板的立体空间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产出。据测算,该“咖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高达2.7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8.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2.87万吨。

  然而,创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项目落地前,为了全面、深入地探索验证“咖光互补”模式对咖啡园微气候、咖啡作物物候、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中国能建中电工程生态院科研团队便已开展系统性攻关。结果显示,“咖光互补”模式对当地咖啡的生长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适度荫蔽的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叶片光合速率,还能提升果实重量,降低咖啡果的空瘪率,增强咖啡树对寒害、病虫害的抵抗力。“我们像调配咖啡配方一样精准计算光伏板间距,确保每株咖啡都能获得‘黄金光照比’。”项目负责人形象而生动地比喻道。

  茶山上的“第二个太阳”

  三十公里外的南屏西茶山,60兆瓦的光伏板在1300亩茶海上空舒展身姿,高支架稳稳托起的光伏板,与错落有致的茶树相互映衬。

  春采茶、夏剪枝、秋收光、冬培土,四季更迭中,茶农们既收获茶叶的清香,又收获阳光的馈赠。与传统光伏项目密集排列的方式截然不同,为了切实保障茶农的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发展,南屏西“茶光互补”光伏项目独具匠心地采用了大间距、高支架、组件单排布置的创新设计,不仅巧妙地保证了茶树能够充分享受阳光的照耀,还为人工采摘预留了宽敞的作业空间。

  与此同时,“茶光互补”模式为茶农带来了双重收入。一方面,茶农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另一方面,茶叶的采收也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益。这种模式还极大地节约了土地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从“咖光互补”到“茶光共生”,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以“不与粮争地、不与林争光”的生态智慧,在云岭大地织就“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涵养”的立体生态经纬。当光伏矩阵与咖啡梯田、高山茶园在云海间交相辉映,每一度清洁电能都成为乡村振兴的“阳光密码”,每一株新芽都镌刻着生态致富的基因图谱。

  “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在七彩云南这片承载着千年茶马古道记忆的土地,正借助能源变革的东风,书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传奇。在每一颗咖啡豆的醇香里,在每一片茶叶的清香中,绿色能源正化作一把把“金钥匙”,开启着共同富裕的壮美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