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发布二十条举措 全面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转自:中工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阶段,浙商银行于2月18日发布《全面助力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二十条举措》(以下简称“二十条举措”),联合六家协会发起共同富裕倡议书,通过金融创新与综合服务,为示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表示,金融助力共同富裕是践行“善本金融”理念的核心使命。浙商银行以“均衡性发展”和“共享型生态”为价值内核,聚焦缩小地区、收入、城乡三大差距,构建普惠金融、保障金融、慈善金融、财富金融“四大支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财富共享“双向奔赴”。
浙商银行将“县域”作为主战场,计划通过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建设及善本信托工程等举措,力争到2027年实现省内融资服务总量突破1.3万亿元,县域金融生态签约全覆盖。副行长骆峰介绍,浙商银行将复制县域金融生态建设经验,围绕政府平台融资优化、重大项目服务、投资者教育等领域推出综合方案,确保每个区县均有重大项目落地。此外,善本信托工程计划于2026年覆盖省内山区海岛县,2027年实现全省县市区全覆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升。
面对技术变革,浙商银行强调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均等化。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指出,AI技术的“开源”逻辑可推动金融信用评估从单一现金流分析转向多维数据整合,为更多企业提供场景化服务。浙商总会顾问郑宇民提出,金融机构需从“功利思维”转向“工程思维”,以客户为中心,强化功能第一性,提升行业投研能力,实现从“收割”到“播种”的转变。
当前,“金融助力共富”已成行业共识。浙商银行联合浙江省金融人才协会、长三角资本研究院等机构发布倡议书,呼吁在浙金融机构发挥金融顾问先锋作用,制定一揽子支持政策,助力浙江在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
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关键行动,浙商银行二十条举措以量化目标与务实路径,为浙江探索共同富裕提供了金融样本,也为全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