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2024年预亏14亿 胖东来调改店仍未拉动盈利

查股网  2025-01-16 19:18  永辉超市(601933)个股分析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 记者 李文瑶】1月15日,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根据公告显示,永辉超市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1亿元。

这是永辉超市连续第四年亏损。从2021年到2023年,永辉超市的亏损金额分别达到39.3亿元、27.4亿元和13.4亿元。从趋势来看,亏损额虽然在不断减少,但仍然无法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永辉超市在全国进行门店调整,通过缩减门店、引进胖东来调改等方式减轻负担,但从目前的业绩预告来看,这些措施仍未帮助永辉拉动盈利。

2024年关键词: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是永辉超市在2024年的关键词。

缩减门店是商超行业常见的降本措施之一。根据财报及官网数据,永辉超市在2024年关闭了超过200家门店。截至2024年12月19日,永辉超市在全国29个省份共拥有788家门店,相比2023年末的1000家,减少了超过200家。

仅在北京地区,永辉超市连续关闭了位于朝阳万科时代、昌平龙旗广场、顺义新世界百货等位置的门店。此外,永辉超市在郑州已连续关闭8家门店,占其在郑州市场投资门店总数的40%。同样,在上海、福州、成都、石家庄等城市,永辉超市的门店数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

2024年7月,永辉超市在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工作函时提到,近年来零售竞争环境愈发严峻,外部环境冲击以及部分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永辉表示,2024年公司所面临行业竞争仍十分严峻,公司将主动关闭部分尾部门店,营业收入短期存在下滑风险。

在闭店的同时,永辉超市也在“自救”。2024年6月,永辉携手胖东来启动了第一家门店调改工作。根据永辉方面介绍,门店调改对卖场的商品结构、动线布局、设备设施、员工福利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升级。

随后,永辉超市在全国的门店陆续启动调改工作。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完成了31家门店的调改。目前,永辉超市的调改门店遍及郑州、合肥、贵阳、成都、沈阳、西安、上海等地。

2025年1月,永辉超市在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位于福州市海峡奥体中心商业广场的永辉超市奥体店经过50余天的闭店调改,也重新恢复营业。根据永辉超市计划,在春节前,永辉全国开业的调改店将达到41家,春节后,永辉超市还将继续扩大调改范围。

亏损,仍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随着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尤其是电商的迅猛发展,实体零售店面临客流量减少等问题,这使得包括永辉在内的传统零售商遭遇了线下客流的持续承压。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商品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平均每位顾客消费金额(即客单价)也受到了影响,这对销售额构成了压力。

转型成为零售行业的主趋势。从发展线上零售、试水会员制多元业态,多家企业都在经历转型阵痛。

对于永辉来说,2024年开源节流的举措仍未帮助永辉超市实现扭亏为盈。对于2024年仍然亏损原因,永辉超市在公告中表示有三点原因。

一是受制于零售行业的整体挑战导致公司整体客流和客单价持续承压;二是因为永辉超市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主动进行的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带来的前期阵痛;三是永辉超市关闭尾部门店导致的业绩下滑。

公告表示,公司 2024 年的经营情况相比 2023 年并未明显改善,一方面受制于零售行业的整体挑战导致公司整体客流和客单持续承压,但更重要是因为公司在 2024年下半年开始主动进行的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带来的前期阵痛。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完成了31家门店的调改,虽然调改门店迅速大幅提升客流和销售额,但全新的经营模式在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包括长时间关店改造)以及足够时间的能力迭代;调改同时,公司也快速关闭了尾部门店;以上几个因素导致业绩下滑。

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公司在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在淘汰旧品、引入新品的过程中主动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的策略,此过程中,公司整体毛利率短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商品采购的透明度,增强商品的议价空间,实现与供应商的互利共赢。

但对于何时能够走出转型阵痛,永辉自己也没有给出明确时间。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此前规定,相关公司连续亏损三年即面临ST被动退市。但退市新规出台后,与业绩相关的退市标准调整为“公司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未来怎么走?

公告表示,公司将于 2025 年继续门店调改以及配套的战略转型工作,同时还将关闭一些长期亏损的尾部门店;公司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年底持有的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了减值准备。根据初步测算,本年度公司预计将计提长期资产减值 2 亿元左右(最终金额以审计结果为准)。

从这一公告信息来看,2025年永辉还将继续借鉴和推广“胖东来模式”,即通过对商品结构、品质、价格、卖场布局等方面的全面调整,提升顾客购物体验。同时,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永辉将加速关闭长期亏损的尾部门店,集中力量发展盈利性较好的地区。

资本层面,或许能够给到永辉一定的喘息时间。2024年9月23日,名创优品通过其控股公司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以总价约6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了永辉超29.4%的股权。这意味着名创优品成为了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从战略协同的角度来看,名创优品计划利用自身的IP设计优势、年轻化的品牌运营思路以及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经验来帮助永辉超市进行转型升级,例如引入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喜好的商品和服务模式。同时,永辉超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门店网络和成熟的生鲜供应链体系也将为名创优品提供宝贵的资源和市场扩展平台。

当然,名创优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也看好胖东来的商超模式,他在谈到股权收购时表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的唯一出路,在看了两家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店后,决定“出手”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