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股东管理层存纷争,业绩分红掉队,收购硅谷银行英国资产藏风险

http://ddx.gubit.cn  2023-05-02 14:32  建设银行(601939)公司分析

红周刊丨惠凯

汇丰以悠久的历史、先进高效的管理模式、持续的高分红,成为不少银行人、投资者的“信仰”。但最近三年,以下调分红为标志,汇丰控股管理层和董事会的一些决策引发中小股东不满。近期,第二大股东平安资管发声建议汇丰对亚洲业务实施重组。

百年银行标杆光环褪色,业绩恢复乏力

“圣诞钟,买汇丰”,是不少港股股民认可多年的至理名言。不过2020年后,汇丰控股(0005.HK)光环褪去,以降低分红为导火索,继而引发了部分股东、舆论对汇丰的公司治理、管理架构的质疑。这家市值排在港股第八大的知名银行集团,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纷争以近期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为契机,持续升级。

一位长期关注汇丰控股、接近二股东平安资管方面的知情人士,向《红周刊》阐述了他眼中对汇丰控股观感的变化:2019年前,双方的合作一直很融洽。“汇丰银行几十年来一直是亚太地区的银行业标杆,分红也在合理范围之内。”转折发生在2019年。这一年,汇丰控股的归母净利润录得59.7亿美元,同比腰斩。导致业绩暴跌的直接原因是金额巨大的商誉减值,具体包括40亿美元的全球银行业务商誉减值、25亿美元的欧洲商业银行业务商誉减值。

彼时的汇丰控股方面坦言:商誉减值反映的是相应业务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并透露出对全球银行业务实施重组的预期——计划2020-2021年把风险加权资产总额削减1000亿美元、减少在欧洲的销售和研究活动、停止在英国进行十国集团(G10)的长期衍生品做市业务、2022年底前最多裁员3.5万人。

在疫情暴发的2020年,汇丰控股先是公布了分红方案,但紧接着在英国央行的施压下,汇丰控股又紧急取消了每股普通股0.21美元的分红、暂停股票回购。受利空影响,2020年4月1日,汇丰控股盘中一度暴跌近10%。这引发了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首次对垒,不少中小股东纷纷通过社交媒体、报刊等方式,表达对汇丰管理层的不满,并愈演愈烈。

2022年下半年,外部股东对管理层的不满逐步升级。汇丰控股发布的2022年中期股息派发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9美分,又一次激发矛盾。在“分拆汇控关注组召集人”吕宇健的牵头下,部分汇丰小股东在会场外租用卡车展示了“分拆汇控 刻不容缓”的牌子。

三大成本仍有压降空间

亚太业务反哺欧美市场

得益于悠久的历史、较好的口碑,以及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给予的发钞行地位,香港一直是汇丰的核心优势市场。在其他地区,特别是传统银行业竞争激烈、巨头林立的欧美市场,汇丰面临不小压力。有业内人士认为,汇丰控股管理层未能解决在部分规模较小、处于边缘地位的非核心市场所面临的成本偏高问题。

据2021年的数据,汇丰在新加坡的成本收入比为88%,美国高达84%,欧洲非“围栏”市场更是高达113%。[注:“围栏”(Ring-Fencing)改革是英国金融危机后对银行业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比如严格区分投行和零售银行业务、提升资本金实力等]

至于前文提到的汇丰2020年确立的三年内最多裁员3.5万人、只保留20万人的目标,实质上已被放弃——当前汇丰全职员工总数达21.9万人。

整体来看,汇丰控股2022年的实际成本为305亿美元。在今年2月发布2022年报的同时,汇丰控股预期2023年经调整后的成本目标为增长约3%。在受访的机构股东代表看来,这一成本目标偏保守。其认为,汇丰2021年披露的总部费用占比高达3%(2022年报不再披露该数据),员工规模也略显臃肿,加上非核心市场的成本压力,这三块成本还有很大压降空间。

净利率、股息率被内资大行甩开

横向对比,汇丰控股的业绩和盈利能力逐步掉队。Wind显示,港股市值前20大公司中的银行股,依次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汇丰控股、中国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而ROE上,汇丰控股近两年的ROE已全面落后于五大行和招商银行。

《红周刊》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尽管近两年的绝对业绩有所改善,但汇丰控股、汇丰亚洲的业绩仍落后于同业。据2022年年报,汇丰控股2022年ROTE(有形股本回报率)为9.9%,低于全球同业对标公司12.5%的均值;汇丰的成本收入比高达64.4%,高于全球同业对标公司的均值55%;其收入同比增长4.4%,低于全球同业对标公司9.2%的均值。

汇丰亚洲与同业的差距更加显著。2022年,汇丰亚洲的ROTE仅为10.5%,逊于亚洲同业对标公司13.8%的平均值。汇丰在亚洲的表现相对较差,主要受到成本收入比偏高(汇丰亚洲为54%,亚洲同业平均值仅38%)、净息差较低的影响。

股息率方面,Wind口径的汇丰控股2021-2022年股息率为2.1%、3.5%,同样逊色于五大行和招商银行。其中,工行、农行、建行、中行近两年的股息率普遍8%左右或更多。

(注:表中数据如与财报有差异,以财报为准)

本轮中小股东维权的牵头人吕宇健,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访问时,建议汇丰的每股派息金额重回疫情前0.51美元的水平。他认为,如果派息能提升至0.7美元/股,那么汇丰股价有望涨至80港元(注:较目前涨幅约43%)。

收购硅谷银行英国分公司,资产质量安全吗?

“脑体分离”隐藏监管风险

近期,从美国蔓延开的银行业危机加重了一些汇丰亚洲地区股东的担忧。3月13日,汇丰突然表示,以1英镑的价格收购了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交易立即完成,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将在汇丰银行的接管下正常运营。

收购前夕,硅谷银行英国的贷款约为55亿英镑,存款约67亿英镑。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通过推特表示:“政府和英国央行促成了将英国硅谷银行私下出售给汇丰银行。存款将受到保护,无需纳税人的支持。”

换言之,英国财政部门和英国央行促使汇丰银行承担了避免硅谷银行英国业务恶化、保护储户的成本。前述知情人士坦言:这是英国监管当局干涉汇丰银行的最新例证。“硅谷银行英国业务是什么好资产吗?可能包括了毒资产啊。”

而且硅谷银行之后,美国银行业危机仍在发酵。近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的存款流失未能遏制、出售资产自救失败,股价继续暴跌。4月28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准备出手接管第一共和银行。存在类似风险的美国中小银行还有不少。

“如果英国金融监管当局要求汇丰再次收购存在破产风险的银行,那么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亚太地区股东的利益怎么办?”

功勋亚太CEO退休后职权被一拆为二

行政总裁被指控利益输送

董事会和高管层面,汇丰控股的十几位董事中,董事会主席杜嘉祺、执行董事艾桥智、祈耀年均为白人,10位非执行董事也基本来自于英国或美洲、印度。但汇丰的多数营收和利润来自于香港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二股东平安方面一直未派出董事。前述知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平安之前一直是财务投资者”。

2021年,汇丰银行亚太区CEO王东胜退休,加之此前效力近三十年的功勋人物黄碧娟离任,引发了业界对汇丰人事架构的担忧。现任董事会主席杜嘉祺是“外来户”,2017年空降汇丰之前,主要在保诚保险、友邦保险工作,还是英格兰银行的非执行董事及下设金融市场稳定委员会和审计及风险委员会的成员。

《红周刊》获悉,王东胜退休后,其亚太CEO的职责被两人分担。公开信息佐证,2021年6月,中国银行家廖宜建、Surendra Rosha(汇丰印度行政总裁)同时擢升为亚太区联席行政总裁。

汇丰部分董事和高管的职业操守亦受到媒体的关注。据道琼斯旗下MarketWatch 4月1日消息,一份法庭文件显示,汇丰行政总裁祈耀年被指控2014年向银行员工施压,为朋友旗下的房地产公司提供4000万英镑,祈耀年的女儿当时供职于这家房地产公司。汇丰控股的律师否认了指控,称这些说法“有选择性、不准确、不完整”。

至于多位非执行董事,“很奇怪,面对股东和管理层的纷争,非执行董事们无一站出来表明态度,或主动调解矛盾。”

平安资管呼吁“温和的战略重组”

对决股东大会

前述知情人士评论,汇丰近三年暴露出几个重大问题: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业务与管理层/监管当局的撕扯,上市公司独立性的逐渐丧失。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在这样的前提下,过去多年一直恪守“财务投资者”角色的平安,认为有必要发出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维护投资人、中小股东的权益。

平安资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勇公开喊话对汇丰亚洲实施战略重组:将总部设于香港并独立上市,整合汇丰亚洲的所有业务。重组后将为汇丰的所有股东带来诸多收益,包括亚洲业务估值倍数重估释放的巨大价值、有形股本回报率(RoTE)的提升。“相较于小股东,平安资管的态度是比较温和的。”

吕宇健等小股东、平安资管皆认为,汇丰方面拒绝和提出异议的股东直接沟通,是对股东权益的漠视。汇丰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当务之急是愿意公开、坦承直面这些股东。“问题得不到解决,平安就会持续呼吁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换言之,如果股东议案没有得到75%的支持而通过,可预见的未来,汇丰管理层与大小股东的分歧将继续,董事会、管理层与公司股东之间的严重分歧可能使汇丰的公司治理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在国际知名公司的治理中非常少见。

结果如何?汇丰股东大会将于5月5日召开,《红周刊》将密切关注。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