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来到“后现代化”十字路口,如何向数字化银行敏捷进化?| 一起来读书
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旗下新金融书系新作《敏捷银行的实践——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正式出版,作者为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理事,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行长、首席风险管理官赵志宏。
本书提出“以敏捷银行为能力支撑的数字化转型已是行业洪流”,并从实践角度出发,阐释了商业银行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驱动银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因,用真实案例演示了敏捷银行进化的图景。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
赵志宏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3年4月
“《敏捷银行的实践》所提供的中国银行业科技创新理论体系和案例库,视角全面、内容完整,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在新时代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持续进化的《物种起源》”。翊景资本管理合伙人丁琳在本书序言中这样评价。
丁琳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开启新的增长范式,商业银行在科技创新方面将不得不或者说正在面对新的挑战和问题:一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类银行金融实体等新的参与者进入产业生态,银行业生态变得更为复杂,风险更易传染和放大;二是虚拟经济体(如元宇宙)的出现加深了资本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道德风险分布曲线出现了显著的长尾效应;三是数字资产的出现以及风险资本与虚拟数字资产的匹配对传统商业银行构成挑战;四是经济体的科技进步推动了资金流动,要求银行期限转换功能变得更为准确和高效,与此同时,监管要求趋严带来交易壁垒上升;五是新世代的客户提出了更加个性化的银行产品需求。
丁琳认为,对于上述风险与挑战,各个商业银行都在思考应对之策。《敏捷银行的实践——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基于作者的亲身实践,提炼出“敏” 和“捷” 两个字——“敏” 是内功心法,“捷”是外家技巧,“敏”和“捷”结合起来,其协同效应就将大于“内”和“外”各自功法的效力。
* 以下为本书序言,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序言
赵志宏先生的《敏捷银行的实践——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下简称《敏捷银行的实践》)从实践的角度,阐发了商业银行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堪称古老的商业体,如何与不断演进的现代科技创新实现互动,如何在保留金融中介本质DNA的前提下实现自身进化,如何走向未来?《敏捷银行的实践》就像一部生物学教科书,将银行这种特定的商业体置放在一个二维坐标系中,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科技创新的演进方向,清晰地描述了银行在这个坐标系中的动态投影,揭示了驱动银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因,并用真实案例演示了敏捷银行进化的图景。
回归到商业银行这一物种的本质,抽象来看其有两个基本功能:时间维度上,实现资金的期限转换,从而在金融体系中创造流动性,融通资金;空间维度上,消除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附着上风险,将资金变成资本。
银行在货币体系中赖以生存的基本价值是,在以期限转换方式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过程中,成为货币体系中的放大器,通过乘数效应创造货币。因此,商业银行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其所处的货币体系中,除标准的商业银行外,还有类银行机构、影子银行,以及更晚出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在这个生态体系中,商业银行经营所面临的风险,首先当然是来自期限转换功能本身导致的期限错配风险,其次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同时,经营风险还会通过对手交易发生传染。
若放到整个经济体增长活动这一更为宏观的背景下,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观察,可将银行定位得更为明晰。在标准的经济增长函数中,银行兼具两种角色。首先是资本配置的角色。银行是资本形成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将资金与风险组合起来,让资金得以成为资本,并将资本配置到经济体系中的合适位置,让资本注入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具有有效回报率的资产。其次,银行本身也是社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受益者,享受着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好处,不断地借助科技创新提升自身在风险识别和资金匹配方面的精度和效率。
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科技创新要素作为一个关键推动力大范围地影响行业发展,肇始于2000年的中银香港重组。在中银香港重组过程中,与财务重组同等重要的就是把10家银行的IT系统重组成一个一体化的IT基础设施。当时中国银行在香港控制的新华银行、盐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国华商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广东省银行和中国银行的香港分行及其中两家的深圳分行,各自IT体系差异很大,操作系统从DOS到UNIX都有,技术上的先进程度参差不齐。最终以中国银行在沙田的电脑中心为基础,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整合,建成中银香港后来的一体化技术中心,达到能与同时期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的系统比肩的水平。
正是从中银香港案例开始,此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重组改制,IT系统提升皆是重组工作最为重要的工作模块。这不仅是为了上市时向国际投资者呈现技术能力,证明银行的现代化程度,更是银行自身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是从科技角度推动《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在之后各个股份制银行的重组上市中,IT系统的升级与优化得到进一步重视。
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要在有限资产负债表规模、有限营业渠道、有限产品服务的约束下,实现更为广泛的客户触达、更精确的产品设计和投放、更显著的风险资本回报率提升,最重要的战略就是强化科技能力。从底层的IT系统到上层的科技战略,都需要展现更快的进步速度、作出更高屋建瓴的战略布局,这样才能像迅捷龙一样,在霸王龙占据食物链顶端的猎场上找到自己的猎食空间。赵志宏先生的职业经历,从国有大型银行到股份制银行,亲身参与和领导过银行的上述历程。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银行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所谓“质”,除了资产负债表体系的变化之外,就是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个过程是动态和普惠的。后来者可以通过采用更先进的科技体系“弯道超车”,而先发者则有更多数据积累,能更有效地把握系统迭代的方向。
整个图景与宏观经济的增长函数是一致的。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在进化的维度上出现三个层层递进的变化:
(1)IT系统本身的升级。这意味着运算速度更快的硬件,更好的软件系统,更加精良的装备。如果需要找到一个数量化的指标来说明,那就是“算力”。我们可以大致估算,2021年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算力大约为5210PFLOPS,如果回到2000年,这个指标则约为4.5PFLOPS。
(2)在此基础上,是科技创新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有了科技手段的加持,对风险资本的计算更加精确,进而推动了业务流程的创新,涵盖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产品设计、渠道管理和客户定位等诸多领域。
(3)再往上,是整个银行战略的提升。将科技创新战略前置于银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要素镶嵌于银行的经营活动全流程,以科技创新来突破资产负债表的局限,优化风险资本配置,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来更精准地运营产品、渠道和客户。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开启新的增长范式,商业银行在科技创新方面将不得不或者说正在面对新的挑战和问题。新的挑战至少表现为以下方面:
(1)银行业生态变得更为复杂。新的参与者,尤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类银行金融实体进入产业生态,这导致金融体系中参与方的对手交易变得更复杂。对于单个商业银行而言,表征风险的协方差函数同样更为复杂,风险更容易在生态体系中传染和放大;比喻而言,除了传统的风险毒素,可能会有新的病毒进入金融体系。
(2)由于虚拟经济体(如元宇宙)的出现,资本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实际上是加深了,道德风险分布曲线出现了显著的长尾效应。
(3)数字资产的出现,以及风险资本与虚拟数字资产的匹配,是传统商业银行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传统意义上的银行,是将资本配置到实体资产上,可以认为,资本和资产的性状都是基于同样的底层收益回报率函数。但是,数字资产的收益率函数却未必能用传统的现金流折现收益来计量,那么商业银行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计量资本的回报率,以匹配数字资产的价值计量?这必定会成为一个难题。
(4)经济体的科技进步推动了资金流动,要求银行期限转换功能变得更为准确和高效。与此同时,监管要求趋严带来交易壁垒上升,增大了期限转换的摩擦系数,导致操作层面的期限错配风险显著增加。
(5)新世代的客户提出了更加个性化的银行产品需求,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效用函数形式。在商业银行产品和渠道开发中,需要识别更加海量的自变量和协方差关系。这些挑战不仅体现为商业银行日常经营过程中愈发繁复的工作量,也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变化上。这些挑战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在经过二十年的科技创新长跑之后,又来到了一个“后现代化”的十字路口。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各个商业银行都在思考应对之策。从每年各家银行发布的年报可以看到,各家各派在勤修武功。“剑” 也好,“气”也好,各家的打法自然都有着自己的路径依赖。《敏捷银行的实践》基于作者的亲身实践,提炼出“敏” 和“捷” 两个字, “敏” 是内功心法,“捷”是外家技巧,“敏”和“捷”结合起来,其协同效应就将大于“内”和“外”各自功法的效力了。《敏捷银行的实践》第二篇到第四篇的实践案例明确体现了敏捷银行体系的内外协同效能。
《敏捷银行的实践》在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两个方向上阐释了对科技创新在商业银行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首先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虽然书名是“实践”,但是本书同样重视对敏捷银行生态创新理论体系的阐述。第一篇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敏捷银行的能力体系,包括项目管理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支持和协作方式创新,层层递进。这个立体的能力体系的构建,本质上是修炼应对前述挑战的“内功”。
其次,本书回归到对敏捷银行与银行生态的关系的原理探讨。而在剖析了敏捷银行生态的培育方法之后,《敏捷银行的实践》进一步延伸和建立了敏捷银行创新活动的框架体系。数据资产如何与商业创意联系?商业创意如何规模化以获得放大效应?外部监管和交易市场如何构建?本书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书还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勾勒出一个更为具体也更为完整的框架。这个技术化的视角,相当于生物科学中的进化论视角,从蛋白质的不同结构到DNA—RNA的组合,进而以此为基础可以涵盖和解释整个商业银行科技创新生态的演化。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分别定位在风险管理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科技转型创新三个维度,对大量的翔实案例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也是上面敏捷银行能力体系理论框架的运用和延伸。如果说读者对作者有更进一步的期待,那么可能是希望作者以后在敏捷银行理论体系中进一步提出量化分析工具,并将本书中的案例进一步放大和展开,其中很多案例可以发展成为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敏捷银行的实践》所展示的中国银行业科技创新理论体系和案例库,视角全面、内容完整,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在新时代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持续进化的“《物种起源》”。█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
赵志宏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3年4月
作者简介
赵志宏,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理事
曾长期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现任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行长、首席风险管理官。
曾出版八部专著:《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银行产品工厂——创新能力评价解析》《实时智能银行》《银行精益服务客户——体验制胜》《银行科技——构建智能金融价值网》《敏捷银行——金融供给侧蝶变》《未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生态银行——敏捷进化实践》。
内容简介
敏捷银行的实践,表观的体现是从项目级、企业级、平台级到生态级的敏捷能力体系;其内在是以数字化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开放、协同、进化的数字化敏捷创新构架为支撑。银行在坚持金融中介本质的同时,紧随科技第一生产力变革趋势,以风险管理的创新实践为主线,在形态上向生态银行乃至数字化银行敏捷进化,在业务模式上探索和实践全能银行;敏捷银行的实践以人才为第一资源,在内部持续推进业技融合,持续创新产品、渠道和客户服务,创新构建“面向生态的新一代开放式金融数字系统”,提升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