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集团:10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泰海通、国投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3日金隅集团(60199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泰海通、国投证券、南方基金、创金合信基金、万家基金、泰康资产、富国基金、中加基金、广发基金、润晖投资、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泰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高盛投行、方正证券、长江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对2026年水泥需求及价格的展望如何?
答:综合来看,2026年水泥需求将总体平稳、个别地区略有下降的趋势,但作为“十五五”的开局之年,基建投资或将适度前置安排部分重大项目,叠加二十届四中全会也公布了一些计划,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将为水泥需求提供支撑。公司预判明年随着供给侧的减量优化、错峰生产严格执行,供需关系和价格将有望改善。长期来看,随着国家反内卷政策在水泥行业的深入落实,水泥价格有望得到合理修复。
问:公司如何看待限制超产对供给端的影响?
答:水泥行业实施限制超产将推动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限制超产政策的落地将促使供给总量有实质性收缩,通过推动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叠加严禁新增产能、低效产能不得置换等政策,将有效消化冗余供给,提升行业产能利用率、规范市场秩序。
问:公司产能置换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通过优化内部产能结构、外购产能指标等方式积极推进产能置换工作,持续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目前共计6条生产线产能置换方案进行了公告、公示,其余企业产能置换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
问:公司因产能置换造成的减值损失预计有多少?
答:公司严格执行国家产能管理政策要求,持续有序推进产能结构优化工作,坚持以内部产能高效利用为主要路径,补齐优势企业产能指标,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优化产能布局的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产能指标置出后相关生产线的转型发展,探索依托现有水泥窑设备生产冶金石灰等新型材料及其其他资产盘活方式,推动产线资产盘活与价值重塑,最大限度降低因产能调整带来的资产损失,实现资源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如确有减值损失,将按照会计准则计提。
问:报告期内,地产运营业务经营情况如何?
答:地产运营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5%;毛利率为5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投资物业总面积为265.2万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78%;其中在北京核心区域的乙级以上高档投资性物业72.5万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84%,综合平均出租单价8.3元/平方米/天。
问:报告期内,公司地产开发业务结转、签约情况如何?
答:报告期内,地产开发业务实现结转收入63.1亿元;累计合同签约额87.8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现金款88.6亿元,同比增长12%。
问:公司后续分红计划是怎样的?
答: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的长期报,公司已发布《三年(2024-2026)股东报规划》,并于今年7月按照规划约定完成2024年度的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股利约5.34亿元。2025-2026年度,公司将认真贯彻股东报规划,综合考虑发展战略、现金流状况、项目投资资金需求等决定分红水平。
金隅集团(601992)主营业务:水泥及预拌混凝土业务,新型建材及商贸物流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物业投资与管理业务。
金隅集团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694.89亿元,同比下降9.8%;归母净利润-14.25亿元,同比下降226.44%;扣非净利润-33.77亿元,同比下降51.89%;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39.24亿元,同比下降23.9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052.97万元,同比下降80.9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1.77亿元,同比下降603.44%;负债率66.33%,投资收益2.25亿元,财务费用22.25亿元,毛利率9.91%。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925.84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6.91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