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路径需要充分考虑到实体经济角色的进一步发挥

查股网  2023-12-09 10:26  中金公司(601995)个股分析

转自: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当前国际背景下,应当如何看待货币国际化、金融以及实体经济的关系?

“在逆全球化、去金融化的大环境下,我们思考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要区别于过去40年全球化、金融化大环境下形成的惯性思维。”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12月8日在2023滴水湖新兴金融年度大会“跨境金融-创新发展跨境金融,推进高水平开放”分论坛上表示。

回顾过去40多年来,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一大基础就是全球化和金融化,但这一基础已在发生变化。“一个是逆全球化,逆全球化意味着全球经济供给面临的约束增加,比如说产业链调整、地缘政治影响,由此带来供给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以及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增加。”彭文生说。

另一个则是“去金融化”。彭文生解释称,这并非意味着“不要金融”,而是意味着过去过度的金融扩张受到约束,这在宏观上体现为金融监管的加强和财政作用的增加。

鉴往知来。回顾数十年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程,彭文生表示,国际货币体系变化是大周期的融合体现,过去40年金融自由化带来的问题、资产泡沫、金融危机、贫富分化如今面临相关政策监管框架的调整,加强监管态势进一步明确。类似变化在历史上已发生过。

“在当前背景下,布雷顿体系时期对于我们去思考国际货币体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彭文生提及,当时,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主要依附于其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而不是其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参照布雷顿体系时期的美元角色,人民币未来走向国际化的路径,可能和市场过去40年来形成的思维框架会有所区别。

在彭文生看来,要驱动一国货币的国际性,金融的力量可能在下降,与此同时,实体的作用在增强。当前,就实体经济而言,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系,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但是国际金融的角色相对较小。

彭文生强调,人民币要发挥国际货币的角色,关键是要发挥好中国实体经济,国际贸易以及制造业第一大国的角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不仅是国内,也要体现在跨境、国际收支等方面。

“可能未来人民币国际货币的角色进一步加强,资本账户开放不一定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彭文生说。